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第6774號建議的答復
      時間:2025-01-15 15:43:34
      國中醫藥建字〔2024〕113號

      張榮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引入中醫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助力基層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人民群眾廣度和深度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推進基層中醫藥工作信息技術使用相關建議

        一是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頂層設計。2022年11月我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單獨印發了《“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對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發展進行了整體部署,并推進實施。2023年12月國家數據局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國數政策〔2023〕11號),部署開展“數據要素×醫療健康”重點行動,要求提升中醫藥發展水平,加強中醫藥預防、治療、康復等健康服務全流程的多源數據融合,支撐開展中醫藥療效、藥物相互作用、適應癥、安全性等系統分析,推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二是在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加快基層中醫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支撐縣級中醫醫院、基層中醫館、村衛生室實現信息共享和遠程支持,豐富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服務種類,擴大平臺涵蓋范圍。鼓勵三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互聯網醫共體,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中醫藥服務提供信息化支持。目標到2025年,所有中醫館接入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實現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的醫共體內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三是將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內容納入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市(縣)建設標準,明確要求各創建申報市(縣)支持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改善各級機構信息化基礎條件;推進基層中醫藥信息建設,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信息規范化進程。

        二、關于深化縣域醫共體建設相關建議

        一是我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統一縣域醫共體內信息系統,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縣域醫共體內的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縣級中醫醫院建立中藥飲片供應中心、中藥制劑中心和共享中藥房。二是我局實施了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集成研發了平臺軟件,包含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等功能模塊,為基層中醫館醫務人員提供輔助診斷、知識查詢等服務,目前已接入1.78萬家中醫館。三是我局委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監測統計中心組織開展新興信息技術與中醫藥融合應用研究,啟動智慧中醫醫院試點建設研究、中醫藥信息標準研究,鼓勵各地研發應用中醫電子病歷、名老中醫傳承信息系統、中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等中醫藥特色系統,推廣智慧中藥房等服務模式。四是國家數據局配合相關部門建成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實現國家、省、市、縣平臺的聯通全覆蓋,超過8000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省級統籌區域平臺,20個省份超過80%的三級醫院接入省級平臺,25個省份開展了電子健康檔案省內共享調閱,204個地級市開展了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

        三、關于加大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相關建議

        教育部、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人才培養。教育部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在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層次教育中優化中醫藥相關專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院校增設中醫藥相關專業,完善了中醫藥相關學科專業體系,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2012年,教育部、我局聯合印發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中醫學專業(暫行)》(教高〔2012〕14號),明確要求開設中醫學專業的中醫藥院校探索師承教育的有效方法,促進學生對中醫學術的傳承,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能力。2017年,教育部會同我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教高〔2017〕5號),提出要加強師承教育,創新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藥院校將師承教育全面覆蓋中醫藥類專業學生。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4號),提出要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教育部和我局也在《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教高〔2020〕6號)中進一步明確了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的具體舉措,通過引導中醫藥院校推進早跟師、早臨床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明確師承指導教師,增加跟師學習時間。如長春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院校開辦以跟師學習、注重經典、“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為特點的“院校—師承”教改實驗班,探索完善中醫學生“早跟師、早臨床”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師承教育的優勢和作用,提高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

        在強化中醫藥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近年來,教育部、我局多措并舉,拓展豐富中醫藥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一是建設國家級虛擬仿真中心。“十二五”期間,教育部支持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3所中醫藥院校建設了國家級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支持北京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等7所高校建設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通過高效管理實驗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滿足中醫藥學科專業的虛擬仿真教學需求。二是建設一流中醫藥課程。教育部在兩批一流本科課程中,認定了221門中醫學類、中藥學類、中西醫結合類課程為一流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56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7門,線下一流課程7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70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6門。同時,為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融入中醫診斷、治療和康復,教育部依托北京中醫藥大學建設“智慧中醫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上海中醫藥大學建設“中醫智能康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是我局在高等院校、醫療機構支持建設了6個中醫藥信息學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遴選組建了“中醫藥智能設備開發創新團隊”、“中醫藥療效證據智能生產與轉化創新團隊”和“基于AI技術研究針刺治療腦病獲效機制傳承創新團隊”3個數字化智能化相關中醫藥創新團隊,培養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和學科團隊。

        四、關于擴大中西醫結合治療領域與認知度及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相關建議

        我局聚焦重大疑難疾病、慢性病、傳染病,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首次以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的名義發布52個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并制定宣傳方案,大力推廣“有機制、有團隊、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我局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2022年我局聯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啟動實施為期3年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開展包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中醫進家庭”活動、醫體融合強健行動、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等在內的8項子活動,促進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進全過程、重大疾病防治全過程、疾病診療全過程。加快提升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加強二級以上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三級和二級公立中醫醫院設置中醫治未病科的比例分別從2021年的95.67%和86.29%,提高到2022年的98.57%和89.34%。制定發布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并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應用,同步編寫第二批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并要求和指導各省(區、市)結合本地區疾病譜和地域特點,再制定推廣一批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國家數據局等部門推進數字技術在基層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提升中醫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促進中醫高質量發展。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進一步優化中醫藥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藥院校開設中醫師承班,支持中醫藥院校推進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進一步加強探索和創新實踐,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宣傳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擴大中醫治未病的社會影響。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4年8月27日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欧美老妇bbbwwbbww|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男人桶女人的肌肌30分| 国产jizz在线观看| 尤物视频在线看|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538精品视频| 天天爱天天色天天干| 中文字幕综合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五月天综合|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真正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乱肉妇岳奶水小说|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激情综合网五月|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99r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