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連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弘揚中國醫學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醫藥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引領中醫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全局性變革,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一是頂層設計日臻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發展的評價體系、標準體系。近年來,先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從法律、戰略、規劃等多個層面保障和推動中醫藥發展。二是政策舉措更加健全。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國務院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的推動下,出臺了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中藥管理和發展、醫保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各地黨委政府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更加有力,因地制宜,出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落實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持續優化中醫藥管理體系,統籌推進地方中醫藥事業發展。三是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扎實推進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版和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98%以上的社區和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提質擴容,中醫藥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明顯增強。
二、中醫藥特色發展勢頭更足
一是長期制約中醫藥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醫藥法從法律層面推動解決了制約中醫藥發展的突出問題。如,可以通過考核獲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解決了一些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行醫資質的問題;簡化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注冊審批,促進了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等。二是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工作成效顯著。中醫藥人才工作首次納入國家人才規劃,中醫藥人才隊伍規模總量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底,醫療機構中醫藥人員總量達到91.9萬人。三是中醫藥文化教育宣傳工作扎實開展。印發《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各地醫療機構、高等院校、出版單位陸續出版了《中醫藥與健康》《中醫藥文化》《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等中醫藥文化教材或讀本。鼓勵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開展內容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科普體驗活動,推動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
三、基層中醫藥服務力能力更強
一是加強基層中醫人才隊伍建設。逐步擴大本科層次中醫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規模,2024年,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下達計劃2192人。支持地方開展高職層次中醫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截至目前共9個省份開展該項目,共培養4000余人。二是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深化中醫館建設 加強中醫醫師配備的通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標準》等,推動各地中醫館、中醫閣內涵建設,改善中醫藥服務條件。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統籌縣域中醫藥服務資源,建立中藥飲片供應中心、中藥制劑中心和共享中藥房,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效率。三是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印發《關于實施“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三年行動的通知》,將中醫藥服務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的重要內容,明確加強中醫藥人員配備、中醫藥技術提供和中醫設備配備,并按照診療標準和指南開展中醫適宜技術。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在中醫藥管理體系、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工作、中醫藥文化傳播與推廣等方面持續加大推進力度,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