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賓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在傳承保護發揚中醫藥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傳播。持續推進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和管理,現已建立國家級基地119家,覆蓋31個省,2022年上線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網上展館,2023年組織統一開展“中醫藥文化服務月”活動,不斷提升基地服務能力。支持各地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中醫館、社區居委會、鄉村群眾活動場所等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支持縣級區域依托縣級中醫院建設中醫健康宣教基地,打造群眾身邊的中醫藥文化天地。“十四五”以來,支持各地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平臺200余個、中醫藥健康知識角2000余個。組織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走進名醫故里”“走進綜合改革示范區”主題活動,連續舉辦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千名醫師講中醫”、悅讀中醫、全國說醫解藥科普大賽等,為群眾帶來豐富多彩的中醫藥文化展示體驗活動,推動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不斷提升。
二、關于加大對中醫藥文化資源的保護
我局根據中央宣傳部統一部署,對本系統中醫藥版本開展普查,并上傳中華版本信息普查平臺,推動中醫藥版本資源普查和數據共享。指導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梳理本地中醫藥文化資源并開展內涵挖掘研究,各地陸續開展了龍江醫派、馬王堆醫學文化、齊魯醫學文化、巴渝中醫發展脈絡、江南文化與海派中醫等研究項目。扎實做好非遺項目保護工作,指導局屬有關非遺項目保護單位積極開展國家級非遺項目調查、認定、建檔和研究等工作,比如,針灸學會建立針灸全國、省、市層次以及代表作項目的數據庫;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專門設立清宮正骨流派工作站、中醫正骨技術實驗室等傳承工作室,建立名醫工作室文件資料管理制度等。
三、關于推動中醫藥文化走進中小學
教育部持續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指導多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出版中醫藥文化特色教材和讀物、開設中醫藥課程、設置中藥種植園、成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建立中醫藥文化體驗館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做好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校園傳播。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中醫藥文化資源和中醫藥教學資源,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對于中醫藥的認同感和關注度,使師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我局不斷探索創新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形式,組織開展“聽仲景故事 品中醫智慧 做冬至美食”“端午艾草香 關注眼健康”“守護脊柱健康 中醫藥在行動”等校園中醫藥文化主題日活動,覆蓋中小學生近80萬。支持學校開設中醫藥文化課程,支持各地醫療機構、高等院校、出版單位編寫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材和讀本,陸續出版了《中醫藥與健康》《中醫藥文化》《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等。
四、鞏固壯大中醫藥主流輿論
我局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做好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去年以來,圍繞疫情防控、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等10余個主題開展宣傳報道,首次將新聞發布會下沉到地方,累計舉行13場新聞發布會;突出典型宣傳,邀請媒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梳理報道中醫藥政策文件、數據亮點等服務百姓健康成效,起到了弘揚先進、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良好作用。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建設,傳承保護好中醫藥文化資源,豐富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做好中醫藥宣傳工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厚植文化土壤,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中醫藥力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