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等2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醫藥古籍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醫藥知識體系,蘊含著豐富而寶貴的原創思維、獨特理論和實踐經驗,是中醫藥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理論與技術方法的寶藏,更是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源泉。發掘、整理、保護和利用中醫藥古籍,不僅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傳承中醫藥學術精華、促進中醫藥原始創新的必由路徑,有利于傳承發展中醫藥學術,弘揚中醫藥特色與優勢,能夠為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工作,十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在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的支持下,中醫藥行業持續、系統開展了中醫藥古籍普查、整理和研究工作,構建起了中醫藥古籍工作體系。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積極構建中醫藥古籍工作體系
一是加強中醫藥古籍工作領導體制建設。2022年12月,我局成立“中醫藥古籍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中醫藥領域古籍工作,統籌中醫藥古籍保護、整理研究、編輯出版以及古籍數字化、普及推廣、人才培養等工作,推進中醫藥古籍重大項目,協調解決中醫藥古籍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二是推動將中醫藥古籍工作納入重點工作和重要事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均將中醫藥古籍保護利用、中醫藥古籍人才培養事項等納入其中。三是會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積極開展中醫藥古籍工作。中宣部通過國家古籍整理出版中長期規劃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支持出版《中醫古籍孤本大全》《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等,將中醫藥古籍搶救保護、整理出版等工作納入《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將中醫藥古籍專題數據庫建設納入國家古籍數字化重點任務。文化和旅游部將《中華醫藏》項目納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框架之下,積極支持《中華醫藏》項目實施。
二、聚焦保護利用,實施重大項目,不斷提升中醫藥古籍工作水平
一是完成國家公共衛生資金專項“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顯著提升。2010年至2018年,財政部公共衛生資金投入4000萬元,支持我局實施“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整理出版“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417種,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古籍整理規范》,是第一部關于中醫古籍整理研究保護的行業規范。二是積極推進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醫藏》編纂項目,系統影印出版中醫藥古籍。項目立項實施以來,受到行業內外廣泛關注和支持,全國28家單位34個課題組約近千人參與項目,國內外200余家公共圖書館、中醫藥行業圖書館等支持項目實施。目前《中華醫藏》首批圖書“養生卷”已經發布。三是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專項和中醫藥古籍挖掘和保護條件提升項目,系統推進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任務內容主要包括中醫藥古籍保護修復與人才培訓、中醫藥古籍保護整理研究的標準化體系建設、面向臨床優勢病種的專題文獻挖掘整理出版、《中華醫藏》書目中的重要古醫籍的整理出版等4項工作,擬出版120種圖書。四是爭取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在全國開展中醫藥行業古籍館藏條件改善和修復能力提升。2021年、2022年我局連續兩年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共5830萬元,支持中醫藥古籍原生性保護,開展中醫藥行業古籍館藏條件改善和修復能力提升。通過項目實施,24家達到古籍書庫建設標準,26家建設了專門的古籍修復室,共修復破損珍貴醫藥典籍6萬余頁。以上這些工作,原生性和再生性保護并重,整理研究與挖掘利用齊行,構成了當前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的工作體系。
當前,中醫藥古籍在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夠,在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顯示度不突出,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大量破損中醫藥典籍亟待保護修復;二是大量有價值的古醫籍尚未發掘整理;三是有效利用不夠,不能充分支撐醫教研用;四是全國統一的中醫藥古籍信息化平臺尚未建立;五是人才隊伍匱乏,學科建設有待加強。
做好新時代中醫藥古籍搶救挖掘、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需求。為此,我局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做好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真正將中醫藥古籍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一是建設地方中醫藥行業古籍保護中心。按照國家標準,融入全國古籍保護平臺,摸清國內外中醫藥古籍資源和保存狀況,全面提升中醫藥古籍館藏條件,培養中醫藥古籍修復人才,持續開展珍貴古醫籍修復,強固中醫藥古籍保護基礎。二是繼續發掘整理出版珍貴古醫籍。去偽存真,正本清源,繼續發掘整理一批珍貴古醫籍,最終形成1000種左右的高水平中醫藥古籍整理文本,構建中醫藥古籍書目體系,做到“既出書、又出人”。三是加強中醫藥古籍有效利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注重學科交叉和科學研究,開展中醫藥古籍深度挖掘,為中醫教學、科研、臨床等提供中醫古籍的知識服務,架起中醫藥古代知識與現代應用之間的橋梁。四是建設國家中醫藥古籍文獻數字圖書館。共建共享,推動中醫古籍文獻數字化和文本化,建設中醫藥古籍文獻基本庫和知識庫,構建全國統一的中醫藥古籍信息化平臺。五是強化人才隊伍和重點學科建設。建設研學一體的中醫藥古籍人才培訓基地和培訓平臺,實施中醫藥古籍人才培訓計劃,強化中醫醫史文獻重點學科布局,完善工作成果評價機制,提升相關人員工作待遇。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