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清華等11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維護道地藥材生產、經營秩序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優質中藥材的代表。《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制定國家道地藥材目錄,加強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規范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中醫藥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道地中藥材評價體系,支持道地中藥材品種選育,扶持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加強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生態環境保護,鼓勵采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措施保護道地中藥材。”
一、關于全面實行產地標識制度
《中醫藥法》提出“鼓勵采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措施保護道地中藥材”。《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要求“建立完善中藥材原產地標記制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地理標志保護機制下,做好道地藥材標志保護和運用”。《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在地理標志保護機制下,強化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道地藥材、傳統手工藝品等的保護。”
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的通知》,指導地方圍繞地理標志產業和區域發展建設一批商標品牌指導站,加強對地理標志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注冊、運用、管理、保護與推廣的指導和服務,引導權利主體統一品牌標識、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授權許可、統一溯源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切實維護地理標志形象和聲譽。其中,甘肅省印發了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管理辦法,強化對中藥材等地理標志特色產業品牌培育和管理方面的服務供給,其他西部省份也積極響應并開展相關工作。
二、關于促進中藥材全環節規范化發展
國家藥監局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和國家中醫藥局研究制定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于2022年3月發布實施。該規范一是強調對中藥材質量有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管理,同時重視全過程細化管理、呼應社會關切,樹立風險管控理念;二是以高標準、嚴要求為出發點,兼顧中藥材生產的現實情況和當前技術水平,促進中藥材質量提升;三是將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制定前置,作為實施基地建設和管理的前提和依據;四是立足中醫藥的特色和傳承,鼓勵采用適用的新技術;五是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明確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屬于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的范疇。該規范的穩步實施,將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種子種苗和種源、種植(養殖)及采收加工管理,明確農藥、化肥的使用要求,禁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強化包裝、倉儲和運輸環節管控,更好地引導和推進中藥材生態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促進中藥高質量發展。同時有利于將中藥材生產、加工的產業鏈主體留在產地,保障產地種植戶和經營者合法利益,助力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三、關于“嚴格禁止農藥、化肥的使用”的建議
國家林草局大力推廣林下生態種植中藥材,印發《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將林草中藥材作為林下經濟的重要領域予以部署。2021年出臺《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通則》《林草中藥材仿野生栽培通則》《林草中藥材野生撫育通則》,對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等生態培育方式生產中藥材,提供具體技術指導。印發《食用林產品監測品種指導性目錄(2020年版,試行)》,明確枸杞、石斛、杜仲等36種林草道地中藥材監測品種,指導地方林草主管部門開展省級道地中藥材質量監測。將道地中藥材明確納入國家林草局林產品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組織林產品質檢機構對吉林、廣西等5個省(自治區)人參、石斛、枸杞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及產地環境土壤重金屬含量進行質量監測,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100%。林草中藥材生長環境條件優越,極少受農藥、化肥、除草劑等污染。
2021年,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認定推介100個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其中中藥材基地8個。同時,推進實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在關鍵季節印發中藥材綠色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組織開展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支持各地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對農藥減量、化肥減施、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進行優化完善與組裝集成,建立全鏈條生產管理制度,探索構建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提升優質中藥材生產供應能力和產業競爭力。
四、關于“扶持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道地藥材生產基地,發展培植道地藥材的優質品牌和龍頭企業”的建議
2018年以來,國家林草局相繼批復生態中醫藥健康產業、青藏高原道地藥材開發與利用、銀杏生物醫藥等3家中醫藥領域國家創新聯盟,各聯盟均由10個以上該領域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聯合組建,分別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研究所、青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林華慧(南雄)銀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牽頭組建。2020年以來,各聯盟自主設立科研課題,開展中醫藥相關研究,累積投入資金280萬元。
農業農村部加快中藥材標準制修訂,先后發布國標1項、相關行業標準20多項,涉及中藥材品種、加工及其有效成分測定等多個環節。2020年,將《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程丹參》《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程岷縣當歸》《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程北蒼術》《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程山茱萸》《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程文山三七》等5項標準列入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2021年,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聚焦中藥材等重要產品,打造31條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63個典型縣,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旅文,拓展多種功能,樹立典型示范標桿。2020—2022年,先后啟動建設吉林長白山人參、廣西羅漢果、河北燕山太行山道地中藥材、浙江浙八味道地藥材、河南懷藥、湖南湘九味、山西道地中藥材、安徽亳藥、甘肅道地中藥材等9個中藥材產業集群,建設90多個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強鎮,支持中藥材生產基地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全產業鏈開發,提升產業競爭力。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道地藥材資源保護和生產管理,規劃引導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穩步提升中藥材質量,推進優質優價。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