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民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的重要物質,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藥材的保護和發展,《中醫藥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法規文件均要求加強對中藥材的保護和發展水平。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對于促進中藥質量的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我局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會同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藥監局等有關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規劃,加強指導,促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規劃引導,推動中藥材在適宜區域種植
我局會同農業農村部編制并發布《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等因素,并根據第三次、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將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引導各地中藥材生產布局向道地產區集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設施標準、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道地藥材生產基地。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指導各地優化道地藥材生產布局,深入推進中藥材基地標準化生產。
二、堅持分類實施,推廣生態種植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明確指出“積極推廣林下中藥材產業,建設一批林下中藥材試點示范基地,推進林下中藥材產業綠色發展”;印發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3個通則,重點根據中藥材生長發育習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遵循自然法則和規律,模仿中藥材野生環境和自然生長狀態,再現植物與外界環境良好生態關系的中藥材生態培育模式,推進林草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印制《林草中藥材發展指南》,指導各地科學合理利用林草資源,充分發揮其生境優勢,以中藥材生態培育為核心,建設林草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和種植基地,推動藥材生產加工及儲藏物流等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林草中藥材產業體系。
三、加大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
我局積極推進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同時加強相關技術攻關研究。一是鼓勵和支持各地充分利用資源稟賦,開展中藥材林下種植(養殖)、仿野生種植(養殖)等工作。2021年我局專門設立“林下中藥材綠色發展重點研究室”,針對林下中藥材資源保護與發掘、林下中藥材生產技術構建、林藥互作及品質形成機制、林藥復合系統生態評估與風險管控等方向深入開展基礎及應用研究。二是大力指導和推廣中藥材規范化生態種植,2019-2022年,我局通過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1.68億,支持各地實施“中藥材質量提升”“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及質量保障”“中藥質量保障”項目,開展道地藥材良種繁育、規范化種植以及田間管理、產地加工技術等技術培訓,發布《貧困地區生態適宜種植中藥材推薦目錄》,引導各地整合資源,促進中藥材向最佳生產區域集中,提高中藥材種植規范化水平,促進中藥材質量提升。
農業農村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0-2022年,農業農村部先后啟動建設吉林長白山、廣西羅漢果、河北燕山太行山道地中藥材、浙江浙八味道地藥材、河南懷藥、湖南湘九味、山西道地中藥材、安徽亳州、甘肅道地中藥材等9個中藥材產業集群,支持建設近90個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強鎮,支持中藥材產業基地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全產業鏈開發,提升產業競爭力;組織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認定推介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其中中藥材基地8個。同時,通過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支持各地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建設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提升優質中藥材生產供應能力。
2022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協調財政部安排林木良種培育補助、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補助等,地方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用于安排林業技術推廣示范補助,進一步統籌用于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
四、加強中藥質量控制,推進規范化生產
2022年3月,國家藥監局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中醫藥局四部委聯合發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生產,該規范從中藥材質量管理、基地選址、種植與養殖、采收與產地加工、包裝、放行與儲運、質量檢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一是強調對中藥材質量有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管理,同時重視全過程細化管理,樹立風險管控理念;二是以高標準、嚴要求為出發點,兼顧中藥材現實生產和技術水平,促進中藥材質量提升;三是將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進行前置,作為實施基地建設和管理的前提和依據。四是立足中醫藥特色和傳承,鼓勵采用適用的新技術;五是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明確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屬于規范化種植的范疇。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強與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藥監局等部委的溝通協作,指導各地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實施創新驅動,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提升中藥材產業質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