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民族醫藥創新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包括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中醫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服務能力實現新提升,人才發展呈現新面貌,傳承創新邁上新臺階,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但少數民族醫藥工作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您提出的關于民族醫藥創新發展的建議對于民族醫藥企業創新、升級、發展,進一步推動民族醫藥的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制定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建議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從機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大力發展少數民族醫藥。2018年我局與國家民委等12個部門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少數民族醫藥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少數民族醫藥得到全面傳承保護,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提高;少數民族醫藥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少數民族醫藥標準化體系逐步健全”的總體目標并對少數民族醫藥標準化建設、少數民族藥材規范化種植、加強少數民族醫藥傳承保護與理論研究、提升少數民族醫藥產業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國家民委所屬西南民族大學開設有中藥學專業(彝藥方向),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設有藥學專業,開展民族藥領域科研和人才培養。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做好支持少數民族醫藥發展相關政策的研究、擬訂、落實工作。
二、關于“做好民族醫藥標準化建設”的建議
國家藥監局積極支持民族醫藥標準化建設。一是持續推進民族藥標準制修訂和標準提高工作。研究制定民族藥標準提高行動計劃,按年度確定民族藥標準增修訂工作任務,有序推進民族藥標準的提高。完善少數民族藥標準工作協調機制,解決民族藥標準提高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通過搭建協調議事平臺,組織開展民族藥質量標準協調會議,共同研究解決民族藥標準提高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二是加強對民族藥地方藥材標準的管理。研究修訂《地區性民間習用藥材管理辦法》,進一步指導各地規范地區習用藥材標準制修訂,確保民族藥材標準與國家藥品標準的協調和統一。三是積極搭建民族藥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和標準研究平臺,保障民族藥的質量安全。組織開展民族藥質量研究示范性項目,以民族藥特色藥材為研究對象,針對民族藥材質量標準專屬性不強的問題,依照國家藥材標準的要求,篩選包括藏藥、蒙藥、維藥、彝藥、苗藥等在內的特色民族藥材代表品種,從基原到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方面進行標準提高的示范性研究,構建符合民族藥發展特色的質量標準研究模式,為民族藥材基礎研究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范例。
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繼續實施國家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 圍繞民族藥質量標準研究和提高工作,組織國家藥典委員會民族醫藥專業委員會開展民族藥重點品種的標準提高研究,并進一步優化國家藥品標準的形成機制,鼓勵和引導民族藥生產企業和研究機構積極參與民族藥標準制修訂工作,推動民族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關于“加強民族醫藥發掘繼承和科研工作”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并持續推動包括彝醫藥在內的少數民族醫藥發展工作。一是健全政策支撐體系。2018年,我局聯合國家民委等13部委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少數民族醫藥工作的若干意見》,在推進少數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方面提出加強少數民族醫藥傳承保護與理論研究、開展少數民族醫藥服務能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少數民族醫藥科技支撐條件建設和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醫藥標準化建設等4項具體舉措。二是加大項目扶持力度。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轉移支付投入等途徑,大力支持少數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2021年,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5個少數民族醫醫院項目,支持金額4.7億元。2022年,安排中央轉移支付資金1500萬元支持少數民族醫醫院制劑能力建設,安排資金6300萬元支持39家民族地區縣級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建設項目。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協同科技部、藥監局等部門,加大民族藥科技研發,提高科學內涵和產品技術水平,促進形成民族藥大品種群,做大做強民族藥產業,促進民族藥更好的為人類健康服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