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做好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傳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政府部門宣傳中醫藥文化職能作用
近年來,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等部門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不斷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頂層設計和工作統籌,先后編制實施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聯合二十余部委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2021年,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列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我局聯合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印發《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拓寬了中醫藥文化工作格局,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中醫藥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中醫藥文化建設發展合力日益凝聚,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二、關于培養高素質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2017年,我局會同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年、2020年,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于加強醫教協同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中醫藥教育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對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中醫藥學科專業結構、改革中醫藥課程體系、加強中醫藥實踐教學能力建設、強化中醫藥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部署。2022年,會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并召開全國中醫藥人才工作會議,全面推進高質量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三、關于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教育部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指導多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出版中醫藥文化特色教材讀物、開設中醫藥課程、設置中藥種植園、成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建立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做好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校園傳播。我局也積極探索豐富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形式,2021年12月,舉辦“聽仲景故事 品中醫智慧 做冬至美食”——全國中醫藥進校園冬至主題日活動,吸引了150多所中小學參加。2022年6月,舉辦“端午艾草香 守護眼健康”主題日活動再次吸引了600余所中小學超過20萬人參加,社會反響良好。支持各地中醫藥高校、醫院和中小學以共建“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中醫文化共建園地”“志愿服務基地”等方式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支持有條件的學校開設中醫藥文化選修課,鼓勵各地醫療機構、高等院校、出版單位編寫面向中小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讀物。
四、關于搭建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
國家廣電總局鼓勵和引導相關題材電視劇、紀錄片、電視節目創作,豐富宣傳形式,制作了《老中醫》《蒼生大醫》《醫圣》等電視劇、《本草中國》《國醫有方》等紀錄片、《養生堂》《名醫話養生》等電視節目,大力宣傳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倡導全社會關注健康、關注生命,引導民眾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我局持續加強局官方微信“中國中醫”的科普內容建設,定期推送中醫藥科普圖文。2021年組織開展“千名醫師講中醫”活動,累計推出中醫藥科普微視頻900余個、科普文章1600余篇,開展線上直播15期,全平臺播放量近千萬。聯合共青團中央建設團團小課堂健康版塊,推出青少年中醫藥健康創意漫畫,篇均閱讀量10W+。與“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合作開設中醫藥欄目,會同中央媒體共同建設“中醫”頻道,發揮新媒體傳播便捷快速的優勢,傳播推廣中醫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
下一步,我辦將聯合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繼續把中醫藥科普作為宣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務,組織動員中醫藥醫療、科研、教育等機構的專家投身科普工作,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推進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中醫藥科普新媒體平臺等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建設,不斷豐富、規范中醫藥科普內容,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