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蓮等4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醫治未病能力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全面加強中醫治未病宣傳的建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治未病工作,積極組織有關宣傳活動。一是聯合多部門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和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通過舉辦大型主題宣傳、健康文化知識大賽、科普巡講、進校園等活動,積極傳播中醫治未病理念,讓群眾了解常用中醫養生保健方法,促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二是支持推動各省(區、市)按照《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建設指南》,在公立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等,建設2萬余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把科學、實用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送到群眾身邊。三是發布《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向公眾介紹適宜掌握的中醫藥基本知識、理念、技能和方法。四是持續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遴選培訓工作,舉辦“千名醫師講中醫”活動,組織專家面向群眾講授傳播治未病知識、中醫藥養生保健方法等。
下一步,將結合健康中國行動,繼續深入開展治未病宣傳,推進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建設,積極推薦鼓勵具有專業資質的中醫藥專家參與中醫養生類節目的錄制,不斷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
二、關于制定出臺《中醫“治未病”工作指南》的建議
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制定推廣是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的重要抓手。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有關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持續推動治未病干預方案制修訂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完成了31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的團體標準立項審查,其中包含了高血壓疾病、糖尿病、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肥胖等治未病干預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生近視問題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中醫適宜技術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試點工作,發布《中醫適宜技術耳穴壓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操作指南(試點試用)》,通過中醫藥干預和健康教育等多種途徑,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進行早防早控,促進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高。
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指南有關研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有力推進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征求意見、公開發布和推廣應用等各項工作。指導各地有序開展中醫適宜技術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試點工作。
三、關于將中醫“治未病”理念和技能融入校園教育的建議
教育部積極推進中醫“治未病”理念和技能融入校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自然觀,加強中醫“治未病”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在中小學健康教育中融入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研制簡單易懂的中小學生中醫藥讀本和制作中醫藥文化動漫,以中醫藥人物故事、常用中藥材認知、自我保健、科學實驗等多種形式,構建學生能聽懂、重體驗的中醫“治未病”文化課堂。開展中醫“治未病”文化科普講座和“中醫藥專家進校園”等活動,面向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宣傳中醫“治未病”理念和養生保健知識。二是大力推進中“治未病”有效融入高等教育。將中醫“治未病”作為中醫藥專業必修課程。支持高等院校開設中醫養生保健等專業,培養高素質中醫“治未病”專業人才。在有條件的綜合性大學開設中醫“治未病”公共選修課程,將中醫“治未病”理念和“大健康”思想有效傳播給廣大青年學子。積極組織一流中醫藥大學開發高質量的中醫“治未病”慕課課程和網絡公開教學課程,供高校學生和相關人員學習使用。三是加強中醫“治未病”職業技能教育。大力發展中醫藥職業技能教育,培養造就一批適應大健康發展需求的專業素養高、技術能力強的中醫“治未病”人才。推進保健刮痧師、保健艾灸師、保健拔罐師、保健砭術師、保健按摩師、中醫健康管理師等人才培養。暢通中醫“治未病”技能人才成長渠道,推行“師帶徒”制,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設中醫技能實訓基地,實現高標準、高通量中醫“治未病”技能模擬實訓學習。
下一步,將在各級各類學校建設中醫藥文化體驗區,制定游學計劃,普及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可以體驗的中醫診療技術和中藥制作工藝,提升青少年健康素養,使其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的校史館、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音樂廳等資源優勢,不斷提升校園中醫藥文化建設特色、質量與品味,將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四、關于逐步加強醫保政策對“治未病”支持的建議
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國家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提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形成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四大體系整體推進,協調發展。根據目前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制度安排,公共衛生服務向全體居民提供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制作用的預防類檢查,均屬于公共衛生服務范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另外,從現階段醫保制度整體發展狀況、群眾疾病治療需求以及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來看,當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還是立足于“保基本”的功能定位,著力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下一步,國家醫療保障局將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