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淦等3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中醫新版國標貫標與績效考核落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推進新版國標與醫保信息系統銜接
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是系統對接、數據交流的基礎語言,是業務數據互認共享的基礎。為加快推進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2019年6月,國家醫保局制定并發布了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編碼標準,其中,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醫保v1.0)使用GB/T 15657-1995版本。2020年11月,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和<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通知》,對GB/T 15657-1995版本進行了修訂,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各級中醫醫療機構、非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臨床科室及基層提供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醫師,應當按照新修訂的《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等規范中醫病案首頁填報及中醫病歷書寫。為滿足醫保業務需求,破除信息壁壘,促進數據共享互認,減輕基層負擔,我局與國家醫保局組織專家積極對接,共同印發了《關于做好醫保版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更新工作的通知》,按照《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GB-T 15657-2021)對醫保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進行了更新。為確保新舊版本的順利銜接,將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醫保v1.0)與新修訂的《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GB-T 15657-2021)進行逐一映射,形成了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醫保v1.0)與《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GB-T 15657-2021)的映射關系表。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與我局將繼續組織專家跟進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的貫標工作,對編碼落地應用情況進行跟蹤指導和技術支持,加強宣貫培訓,持續完善數據質量、規范信息管理。
二、加強新版國標宣傳培訓工作
標準的推廣應用是標準化活動的關鍵環節,標準制定的目的在于應用。近年來我局高度重視對中醫藥標準的推廣應用,加強標準化培訓力度,自2018年起每年在全國會同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舉辦1-2期中醫藥標準化知識培訓班,圍繞中醫藥標準化有關的最新法律法規和政策解讀、重點領域標準制定推廣應用等內容開展培訓。2019年12月27-28日和2020年12月6日-7日,我局分別在深圳和廣州舉辦了《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等4項新修訂標準臨床推廣應用培訓班,參加人員通過培訓了解了《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等4項新版國標和舊版的區別,明確了標準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下一步,我局一方面將加強新版《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等國家標準推廣應用中的經驗、做法及實際問題的培訓,另一方面將組織有關單位對標準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評價,進一步提高標準質量和應用水平。
三、在醫療機構日常管理中加強新版國標的運用
2020年1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和<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展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質量控制與評價等工作時,均應當采用《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和《中醫臨床診療術語》進行醫療數據統計分析。2021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啟動2021年度二級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統一使用《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規范填寫中醫住院病案首頁。為持續提升全國二級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以下簡稱績效考核)數據質量,加強績效考核數據質量管理工作,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真實客觀,2022年7月我局制定印發了《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數據質量評價與問題認定處理規則(試行)》和《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數據質量問題處理細則(試行)》,并將中醫病案首頁編碼匹配率納入績效考核數據質量評價指標,要求中醫病案首頁編碼報送的中醫主病主證診斷與現行《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2021版)》內容相符的匹配率高于90%。
下一步我局將在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過程中,加強《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和《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宣傳和培訓,提高中醫醫療服務標準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促進中醫診療信息有效互聯互通。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