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醫院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提升中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中醫醫院相關科室建設”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醫院應急與救治能力建設。一是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20年印發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2億余元,開展縣級救治能力提升工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局本級公共衛生應急救治能力建設項目等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均包含中醫醫院。財政部安排抗疫特別國債15億元,支持縣級中醫醫院開展傳染病防治能力建設,加強發熱門診建設、開展疫病防治、急診急救能力及院感防控人員培訓,提高縣級中醫醫院對傳染病的篩查、預警和防控能力及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二是按照平戰結合、專兼結合、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的總體要求,依托高水平中醫醫院,建設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33個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覆蓋所有省份,切實提高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特別是疫病防治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發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緊急醫學救援中的獨特作用。三是指導各地中醫醫療機構規范發熱門診、預檢分診點設置管理,加強急診、呼吸、重癥醫學等重點科室能力建設,開展疫情防控救治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強化哨點作用,落實“四早”要求。要求三級中醫醫院建立P2以上實驗室,鼓勵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強化院感防控和醫護人員防護,堅決防范院感事件發生。四是以中醫醫院評審為抓手,指導中醫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等科室建設,優化科室設置和功能布局,強化急診急救和重癥救治能力建設。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快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確保在疫情發生時能夠快速反應,承擔新發突發傳染病患者特別急危重癥患者的集中收治,確保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治療。同時,繼續加強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急診、呼吸、重癥醫學等重點科室建設,改善基礎條件和設施設備,優化科室設置和功能布局,加強中醫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管和醫務人員培訓,強化感控人員配備,提升肺病、骨傷等新發突發傳染病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涉及的主要疾病的診療能力。
二、關于“重視中醫預防保健,克服‘醫防分離’弊端”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推動武漢等重點地區將中醫藥干預納入“四早”內容,為集中隔離人員和有需求的居家隔離人員免費發放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促進治療關口前移,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3月,我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加強對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工作指導的通知》,指導各地根據當地疫情實際,對本地區內的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崗位等進行科學研判和評估,采取相應措施開展中醫藥預防工作。各地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人群體質特征,積極為重點人群提供中醫藥預防服務,培補正氣、提高抵抗力。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后,我局積極指導各地中醫藥主管部門為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集中隔離人員和有需求的居家隔離人員第一時間提供中醫藥服務。二是通過中醫醫院評審,促進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立治未病科,為服務對象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評估、干預調理及健康管理等服務,提高社會大眾對治未病的認知度、認同性,引導群眾轉變健康觀念,提高百姓防治疾病意識。三是關于中醫醫院承擔疫苗接種及傳染病監測任務問題,根據《疫苗管理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指定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承擔責任區域內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承擔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并應當報頒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承擔疫苗接種任務的中醫醫療機構根據當地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和新冠疫苗接種有關注意事項等要求組織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同時,中醫醫療機構均設有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并按照規定進行傳染病的監測和網絡直報工作。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落實“預防為主”工作方針,積極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在傳染病流行季節,指導各地針對重點人群在中醫醫師指導下科學有序開展中醫藥預防工作,促進關口前移,預防疾病、減少感染。
三、關于“高度重視中醫藥醫療應急人才的培養和支持”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應急人才培養工作。一是布局建設覆蓋所有省份的35支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和33支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在國家和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與衛生健康部門統一領導和調度指揮下,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開展衛生應急響應,既可用于本省也可用于跨省域的疫病防治工作。制定《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指導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和緊急醫學救援隊加強建設與管理。二是組建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國家級專家對中醫應急和救治工作的政策咨詢和技術指導作用。三是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專家組的基礎上,調整和補充完善形成省級中醫應急醫療專家組,確保在新發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對中醫救治提供指導。四是依托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遴選培養一批重癥醫學、急診、呼吸等相關專業岐黃學者、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西醫學習中醫優秀人才以及中青年骨干人才。五是遴選涵蓋中醫疫病、急診急救、中醫骨傷、重癥醫學等相關學科的中醫藥人員2萬余人,組建國家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庫。六是以中國中醫科學院錄制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精品視頻課件為主要內容開展中醫疫病防治培訓,累計培訓中醫醫院衛生技術人員76萬余人。組織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中醫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等專業骨干人才進行培訓。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重要指示精神要求,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應急人才培養工作。一是按照《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建設與管理指南》要求加強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建設與管理、全面提升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的應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落實《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在中醫藥院校教育中增加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教學內容。支持建設一批中醫急診學、重癥醫學等重點學科,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學科團隊。持續推進國家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庫建設和培訓工作,提升中醫藥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1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