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第0482號(醫療體育類045號)提案答復的函
      時間:2020-10-19 14:26:06
      國中醫藥提字〔2020〕50號

      民建中央:

        您們提出的《關于促進少數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大對少數民族醫藥的重視,科學普及少數民族醫藥知識建議。

        2017年11月,我局與國家民委共同召開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醫藥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少數民族醫藥工作取得的成績,全面部署了未來一段時期包括少數民族醫藥工作在內的中醫藥工作。2018年7月,我局聯合國家民委等12部委共同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少數民族醫藥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遵循少數民族醫藥自身發展規律和特點,以保護和傳承為基礎,穩步推進創新,發揮少數民族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特色和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我局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一貫高度重視包含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工作,通過評獎評優、重點項目規劃、扶持資金傾斜等多種方式,引導鼓勵各級廣播電視機構制作播出普及中醫藥科學知識、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廣播電視節目。如《養生堂》《我是大醫生》《健康大問診》等電視節目,《本草中國》《本草中華》《本草的呼喚》等紀錄片,《中醫故事》等動畫片,傳播中醫藥知識,引導民眾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我局支持建設公立少數民族醫藥博物館,通過建立少數民族醫藥博物館,加強對少數民族醫藥相關文化遺產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充分挖掘少數民族醫藥文化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對于少數民族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繼續加大對少數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關注少數民族醫藥文化,不斷擴大其影響力。

        二、關于加大對少數民族醫藥科研的支持力度和加快搶救少數民族醫藥資源建議

        (一)將少數民族醫藥納入國家有關重要科技規劃

        2016年我局與國家民委聯合印發了《民族醫藥“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對做好少數民族醫藥科技發展工作,提出了“民族醫藥傳承保護與理論研究,民族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民族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民族藥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等重點任務。2017年,我局與科技部聯合印發了《“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了“加強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重點任務,納入了民族醫藥傳承保護與理論研究,民族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提升關鍵技術,以及民族藥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3個專欄任務,規劃部署民族醫藥文獻搶救性發掘整理與系統研究,民族醫名老專家學術思想與經驗技術傳承,民族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民族醫藥臨床診療方案和特色技法的規范化研究,瀕危民族藥材繁育與保護,民族藥混亂品種整理與質量標準研究,以及民族藥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等科研工作。

        (二)爭取有關科研專項支持少數民族醫藥傳承創新

        一是加強少數民族醫藥古籍和文獻整理出版工作。組織《中華本草》編纂工作,設立了藏、蒙、維、傣、苗等5種少數民族藥卷,已刊印出版。在2018年啟動實施的《中華醫藏》編纂出版項目中,專門設立少數民族醫藥卷,組織對藏、蒙、維、傣、彝5個少數民族、共計224種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文獻進行影印出版與提要撰寫。二是開展少數民族醫藥保護傳承和技術篩選規范研究。“十二五”期間組織實施公共衛生專項“民族醫藥文獻整理與適宜技術篩選推廣”項目,覆蓋11個省(區)、28個少數民族,支持整理出版150部少數民族醫藥文獻。其中,首次系統搶救與整理了柯爾克孜、塔塔爾、塔吉克、阿昌、布朗、德昂、傈僳、怒族、鄂溫克等9個少數民族醫藥口傳與文獻資料并形成專著,填補了相關空白;首次建立《全國民族醫藥古籍總目》,掌握相關民族醫藥古籍文獻現狀;首次對土家醫、滿醫等一些以前尚未深入發掘整理的民族醫藥文獻進行了系統整理與理論升華;首次校勘注釋和整理出版了一批學術價值較高或瀕臨失傳的民族醫藥文獻,一些文獻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書目、真善本或記憶工程目錄。該項目還搶救、篩選、規范和推廣了140項少數民族醫藥適宜技術,其中包括苗醫小兒推拿療法治療小兒外感發熱技術,苗醫正骨療法治療腰痛技術,苗醫膝痛散外敷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和滑囊炎技術,以及苗醫熏蒸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技術等;通過項目規范整理,7個省(區)共將89項適宜技術納入本地醫保目錄,體現了民族醫藥人員技術勞務價值,也提升了民族醫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技術水平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了適宜技術在基層應用發展和有關專科建設。三是爭取國家主體科技計劃支持少數民族醫藥科學研究。協調科技部,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中,按照《“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規劃部署,專門設立了民族醫藥發掘整理與學術傳承研究,民族醫藥防治重大疾病診療方案及經典方劑安全性有效性評價研究,藏醫、蒙醫、維醫等少數民族醫藥防治重大疾病或優勢病種研究,藏、蒙、維等民族藥資源信息化共享平臺構建、品種整理及繁育保護技術研究,以及十五個少數民族醫防治常見病特色診療技術、方法、方藥整理與示范研究等一批少數民族醫藥研究項目。四是組織少數民族藥資源普查工作。將少數民族藥納入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范疇,積極開展少數民族藥資源普查工作,在藥用資源調查、資源動態監測系統、種質資源庫建設等工作內容中予以統籌安排,為少數民族藥材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并在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關工作中,將少數民族藥納入統籌考慮。

        (三)推動少數民族醫藥科研平臺建設

        一是將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納入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通過基地建設帶動醫院綜合實力、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加快了整個藏醫藥事業的發展。二是開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少數民族醫重點研究室建設,建立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蒙醫療術”、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苗醫苗藥治療慢性疼痛”、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藏藥方藥臨床應用評價”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維吾爾醫白癜風診治”等4個少數民族醫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四)加強規范化種植,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為推進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國家藥監局組織修訂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已完成公開征求意見,將盡快予以發布。為保護中藥資源,實現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藥監局發布了《中藥資源評估技術指導原則》,指導申請人在產品立項、研制、上市后等階段開展藥材資源評估,建立可追溯體系。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強少數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醫藥科技創新能力。

        三、關于加強少數民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十三五”期間,我局積極推進少數民族醫藥人才培養工作。一是將少數民族醫藥人才培養作為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的重要內容,遴選培養3名岐黃學者、100名優秀人才、269名骨干人才,新增建設2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31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支持2個少數民族醫藥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開展第二輪建設。組織實施245項少數民族醫藥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培訓少數民族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近5萬人次。二是推進少數民族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共確定少數民族醫藥重點學科52個,組織開展少數民族醫藥重點學科檢查驗收,進一步推動學科內涵外延研究和臨床實踐探索,培養了一批少數民族醫藥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干。三是扎實推進少數民族地區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和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中醫)培養工作。確定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青海、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中醫住培基地25家,2016年以來培訓少數民族地區中醫住院醫師7500余人、中醫助理全科醫生1450名,免費培養農村訂單定向少數民族醫專業學生950人。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推進少數民族醫藥人才培養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做好少數民族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少數民族醫藥專業)培養工作,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指導少數民族地區完善相關培訓方案和培訓標準,提升培訓質量。

        四、關于改善制劑藥的管理和使用建議

        國家藥監局支持特色明顯、安全有效、使用廣泛的少數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的開發應用。2018年發布《關于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實施備案管理的公告》,規定僅應用傳統工藝配制的少數民族藥制劑品種,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后即可配制。根據2019年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規定,經國家藥監局或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少數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品種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劑使用。

        五、關于推進少數民族醫藥與現代醫學融合發展建議

        我局印發實施《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對民族醫醫院信息化建設作出部署,實施民族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工程,按照民族醫特點,開發民族醫醫院雙語管理信息系統和民族醫電子病歷。依托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開展民族醫云HIS建設,為民族醫醫院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實施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構建國家、省兩級平臺,支持少數民族地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

        科技部以國家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為依托,在貴州、廣西、云南、內蒙古等基地培育苗藥、瑤藥、彝藥、傣藥、藏藥、蒙藥等民族藥材;以“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合建設為抓手,帶動打造民族藥現代化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科技部,進一步加強民族醫藥科技部署,繼續將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納入《“十四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布局規劃民族醫藥發展重點方向和任務。以國家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為依托,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的資源特色和優勢,進一步支持民族醫藥產業發展,促進研究成果轉化與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0年10月16日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 片成年免费观看网站黄|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1024毛片基地|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图片高清|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15p|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youjizz国产|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大片免费一级|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岳双腿间已经湿成一片视频|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热带雨电影无删减在线播放| 再深点灬用力灬太大了| 胸大的姑娘动漫视频| 国产凌凌漆国语|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天天操天天爱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