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滌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中醫藥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網絡和應急救治工作協調機制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建立中醫藥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網絡和應急救治協調機制,建設中醫公共衛生基地醫院的問題
我局積極推動中醫藥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網絡和應急救治協調機制。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召開視頻推進會,就落實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公共衛生防疫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做好公共衛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在改造升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中,支持中醫醫院納入依托醫院范圍,在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中要注重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價值作用。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中,著力搭建中醫藥疾病預防控制平臺。為提升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我局編制了《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和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方案》,按照平戰結合、專兼結合、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的總體要求,布局建設覆蓋所有省份的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和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以切實提高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特別是疫病防治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發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的緊急醫學救援中的獨特作用。今年我局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投入51.98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中醫醫院傳染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提高中醫醫院對傳染病的篩查、預警和防控能力及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并納入當地醫療救治體系。
二、關于人才培養和儲備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局在中醫疫病防治人才培訓方面重點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征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題培訓視頻課件。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面向全國征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題培訓視頻課件114個,擇優遴選25個在中醫藥繼續教育管理平臺、中華中醫藥學會微信公眾號免費開展培訓,累計培訓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10萬余人次。二是啟動中醫疫病防治培訓課程建設。組織中國中醫科學院依托岐黃工程——國家中醫藥人才培訓中心建設項目,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突出中醫疫病防治特色,系統設計培訓內容和課程,為開展全員培訓做好前期準備。三是總結各地培訓工作經驗。及時掌握各省(區、市)中醫藥主管部門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訓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形式,總結培訓經驗,為后續開展培訓提供參考。
下一步,我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將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研究制定《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中醫學類專業溫病學等經典理論課程比重,設置中醫疫病相關課程,增加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教學內容,并支持建設一批中醫疫病相關重點學科,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學科團隊;遴選涵蓋中醫疫病、急診急救、中醫骨傷、重癥醫學等學科的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以及護理人員,建立國家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庫,加強中醫疫病防治和應急人才儲備;系統設計中醫疫病防治培訓課程,組織錄制一批中醫精品視頻課件,面向中醫醫院、傳染病醫院開展全員培訓;靈活采取線下授課、現場培訓或線上培訓等方式,對中醫醫院、傳染病醫院相關科室的骨干人才開展分類培訓。
三、關于科研能力建設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臨床科研一體化,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以及科研攻關組的指導下,中醫藥科研攻關項目獲得大力支持,科技部設立了7個中醫藥應急項目,支持經費3100萬元。我局1月27日以臨床“急用、實用、效用”為導向啟動應急項目,開展中藥有效方藥篩選工作,已在14個省份設立54個項目,各地也及時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已設立200個省級中醫藥科研項目。科研攻關與臨床救治緊密結合,不斷總結經驗,篩選出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中藥有效方藥,均被納入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臨床使用中得到廣泛推廣。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強中醫藥傳染病研究體系建設,依托相關中醫藥機構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提升具有開展符合國際規范的突發性傳染病大型臨床研究的能力,帶動中醫藥應對傳染病的臨床科研能力提升,成為國家中西醫結合防治新發突發傳染病臨床救治和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爭取在全國建設5-6家中西醫結合傳染病臨床研究基地。溝通國家發展改革委爭取在中醫藥行業內建設3-4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P3實驗室)。配合科技部、財政部等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對符合條件的相關科研活動進行支持,如支持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等重點專項等。溝通科技部爭取在“十四五”中醫藥科技專項規劃中設立中西醫結合防治新發突發傳染病科研專項,開展中西醫治療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機理研究、中醫藥有效方藥研究、中醫藥“防疫抗疫”古籍挖掘和疫病理論的創新研究等。
四、關于公共衛生基地建設為多功能醫療中心的問題
在建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我局以“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合理布局、堅持中西醫并重、堅持平戰結合、堅持防治協同”為基本原則,著眼我國國情實際,探索建立中西醫結合的應急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優勢,改善中醫藥疫情防控救治基礎條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既滿足“戰時”快速反應、集中救治和物資保障需要,又充分考慮“平時”職責任務和運行成本,推動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發展。我局在國家中醫疫病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中,同樣堅持“平戰結合、高效準備”的基本原則,結合所在地區疫情特點,進行中醫應急物資實物儲備,“平時”滿足醫院正常使用需求,“戰時”服從國家統一調度。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積極推進國家中醫疫病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遴選一批符合疾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水平代表省域最高水平、科室設置齊全、獨立設置發熱門診、建有符合生物安全二級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等條件的建設單位,并統籌與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和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相結合,力爭打造一批全程管理、預防為主、“防治研”一體的多功能醫療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