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方案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14年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制定印發了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等政策文件,啟動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現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具有4個特點:
一是實行通科培訓,培養合格中醫住院醫師。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中醫住院醫師,而不是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醫師,除面向基層培養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外,其他人員在規范化培訓期間暫不分科。
二是采取“2+1”模式,注重中醫整體思維培養。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合中醫思維養成特點,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即前2年(24個月)進入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推拿等科室輪訓,掌握相關科室常見病、多發病基本診療方法和臨床技能。第二階段,即第三年(9個月),根據學員擬從事的專業進入其二級學科相關科室及密切相關的輔助科室輪訓,進一步提高中醫專科疾病的診療能力。通過中醫臨床各科的全面培訓,加強中醫學生整體思維的培養。
三是引入師承教育,充分發揮師帶徒的優勢。師承教育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傳統和行之有效的途徑。學員進入規范化培訓基地后,即確定一名師承指導老師,采取跟師學習方式,學習指導老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并通過指導老師的言傳身教,更好地掌握和融會貫通所培訓內容,提高中醫臨床思維能力。
四是強化門診教學,突出中醫辨證論治能力培養。中醫的優勢和特色在于個體化診療,個體化診療集中體現在門診。開展門診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員接觸到更多的臨床病證,另一方面通過參與首診、復診等診療全過程,使學員了解不同疾病病情的發生、轉歸等變化,體會老師遣方用藥的技巧和規律,并在臨床實踐中提升學員的中醫辨證論治能力。基于此,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尤其重視門診教學,學員在規范化培訓期間,除輔助科室外,其他科室的培訓均要求在門診、病房輪轉學習。
經過5年多的實踐,各地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認識程度不斷深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部分基地在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做法、成功經驗,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隨著招收規模的逐步擴大,也出現了中醫思維培養、中醫臨床實踐技能培訓不足,中醫特色不突出,并軌專碩研究生與中醫住培銜接不暢等問題,影響培訓質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完善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的要求。為貫徹落實該意見,我局委托中國醫師協會組織開展了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修訂調研、論證等工作,在多次調查研究、組織專家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和培訓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兼顧并軌中醫專碩培訓需要,完善輪轉方案,調整壓縮第一階段通過輪轉時間,增加第二階段專科方向的輪轉培訓時間,減少專業方向聯系不緊密的輪轉科室,增加門診教學和跟師學習時間,突出中醫思維培養和中醫臨床技能培訓,提升培訓質量。
下一步,將積極吸納您的建議,進一步修訂完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及培訓標準,突出中醫特色,推動中醫住培與中醫專碩緊密銜接,培養更多高素質中醫住院醫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