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醫政司 > 政策文件
      關于印發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
      時間:2025-03-28 15:29:48
      國衛醫政函〔2025〕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醫保局、中醫藥局: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4號,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根據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指標數據,對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開展了監測分析,形成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通報,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各有關醫院要認真落實《意見》要求,扎實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工作,做好本轄區監測指標數據的對比分析,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公立中醫醫院的科學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公立中醫醫院改革各項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醫保局

        國家中醫藥局

        2025年3月10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通報

        一、國家監測分析情況

        2023年度,全國共760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參加績效監測,其中,中醫綜合醫院620家,中西醫結合醫院79家,中醫專科醫院25家,少數民族醫醫院36家(見圖1)。與2022年相比,新增醫院59家,因合并、降級、撤銷等原因退出的醫院4家。

      圖1 2023年參加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醫院情況

        監測分析顯示,通過連續6年的引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公益性運行機制不斷健全,以中醫為主的功能定位逐步落實,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更加規范,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一)公益性運行機制不斷健全。

        一是收支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為32.43%,較2022年提升1.65個百分點;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為26.82%,較2022年下降5.73個百分點(見圖2)。

      圖2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及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情況

        二是藥物配備更加合理。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占比為46.65%,較2022年提升1.05個百分點,住院患者基本藥物使用率基本保持穩定。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完成比例和集中采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分別為95.40%和90.66%,較2022年增加0.65個和3.78個百分點(見圖3)。

      圖3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基本藥物及國家組織集采藥品使用情況

        (二)中醫醫院功能定位進一步落實。

        一是中醫藥服務能力逐步增強。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急診人次數為4.62億,住院患者人數2060.43萬,平均住院日9.17天,床位使用率為90.21%。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門診散裝中藥飲片和小包裝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門診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門診患者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分別是65.30%、34.10%、40.21%、20.66%,較2022年提高2.12、4.46、2.12、2.25個百分點(見圖4)。出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住院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中醫治療比例分別是76.29%、88.33%、32.19%、96.00%,較2022年分別提高3.38、3.35、5.60、0.96個百分點(見圖5)。

      圖4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中醫特色指標情況

      圖5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住院中醫特色指標情況

        二是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彰顯。門診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占門診醫療收入比例為8.61%,較2022年增加1.20個百分點;住院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占住院醫療收入比例為13.22%,較2022年增加1.58個百分點(見圖6)。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中藥收入、中藥飲片收入、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收入占藥品收入比例分別為56.52%、38.11%、4.06%,較2022年增加4.38、4.16、0.26個百分點(見圖7)。

      圖6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住院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占比情況

      圖7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中藥、中藥飲片、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收入占比情況

        三是醫療質量安全持續提升。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0.42%,與2022年基本持平;Ⅰ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為0.05%,較2022年下降0.03個百分點。通過國家室間質量評價的臨床檢驗項目數同比上升,室間質評項目參加率和合格率分別為95.71%、98.27%,同比分別上升4.13、0.82個百分點(見圖8)。

      圖8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室間質評項目參加率和合格率情況

        四是合理用藥更趨完善。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32.69,較2022年下降0.47(見圖9),連續多年優于國家要求標準并呈持續下降趨勢,抗菌藥物使用更趨合理化。點評處方占處方總數的比例和點評中藥處方占中藥處方總數的比例分別為11.40%和9.70%,較2022年分別增加0.87個和0.63個百分點。

      圖9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三)運營管理更加規范。

        一是中醫醫院醫療服務效率穩步提高。2023年,約75.23%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較2022年提高3.66個百分點,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為9.13%,較2022年提升0.91個百分點,有效縮短了患者等待住院和手術時間。門診患者平均預約診療率為59.05%,較2022年增加0.43個百分點,平均預約等待時間保持在20分鐘以內。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通過流程再造,探索建立中醫醫療服務新模式,持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二是中醫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2023年,70.22%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設立了總會計師。萬元收入能耗占比為97.98元/萬元,較2022年下降3.74元/萬元。

      圖10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情況

        三是信息化建設水平逐步提高。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共有746家參加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評價,參評率為98.29%,平均等級為3.71級,同比提高0.15級(見圖11)。其中71.15%(540家)達到4級及以上水平,4.22%(32家)達到5級及以上水平,2家(深圳市中醫院、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達到6級水平。

      圖11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電子病歷功能水平分級情況

        (四)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一是人員結構不斷完善。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的衛生技術人員總量穩步增長,達到62.88萬人,其中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醫務人員比例為18.68%,較2022年增加0.77個百分點(見圖12)。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的中醫類別醫師占醫師總數比例為59.85%(中醫綜合醫院比例為62.20%、中西醫結合醫院比例為41.93%、少數民族醫醫院比例為69.38%、中醫專科醫院比例為62.73%),較2022年提升1.54個百分點。全國377家三級公立中醫綜合醫院(占比60.90%)、29家少數民族醫醫院(占比80.56%)、17家中醫專科醫院(占比68.00%)中醫類別醫師配備達到60%要求;67家中西醫結合醫院(占比84.81%)中醫類別醫師配備達到30%要求。麻醉、兒童、重癥、感染性疾病科醫師總數均呈逐年增長趨勢。此外,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醫護比為1:1.23,與上年基本持平。

      圖12 2021-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副高級職稱及以上的醫務人員比例情況

        二是人才培養成效顯現。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人員經費占比為40.99%,與2022年相比基本持平。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住院醫師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為82.08%,較2022年提升2.04個百分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收完成率為96.12%、醫院住院醫師首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通過率為94.91%,較2022年分別提升18.43個、4.64個百分點。醫院在醫學人才培養方面的經費投入占比為0.71%,與2022年基本持平;臨床帶教教師和指導醫師接受教育教學培訓占比為39.96%、承擔各級師承指導老師和參加各級師承教育人數占比為8.29%,分別較2022年提升1.41個和0.03個百分點。

        三是科研創新能力穩步提升。2023年,省級及以上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經費、中醫藥科研項目經費分別為166.38萬元、144.98萬元,較2022年比分別增長17.83萬元、16.40萬元。其中,北京、上海、江蘇等省份省級及以上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經費保持明顯優勢,安徽、云南、江蘇等省份在超過全國均值水平上實現較快增長。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經費投入為195.45萬元,較2022年增加0.21萬元。

        (五)滿意度持續提升。

        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3.60分、94.68分,較2022年提升5.04分、2.42分。門診患者滿意度和住院患者滿意度最高的5個省份保持一致,依次為山東、福建、湖南、浙江、重慶;門診患者滿意度在掛號體驗、醫患溝通、醫務人員回應、隱私保護、環境與標識五個維度全面提升;住院患者滿意度在飯菜質量、出入院手續及信息、環境與標識等維度提升較大。醫務人員滿意度為83.82分,較2022年提升2.65分,在同級關系維度的滿意度較高,在工作內容與環境維度的滿意度較低。

        二、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中醫藥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均衡完善。

        一是橫向醫療資源布局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仍不均衡。隨著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等重大基地建設,優質中醫醫療資源跨區域、跨省擴容,區域優質中醫醫療資源不均衡現象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相對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份。北京、天津、江蘇等省份住院醫師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超過90%,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2.08%)。東北地區麻醉、兒科、病理、感染性疾病科等緊缺專業醫師占比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增長速度較慢。二是縱向資源整合聯動體制有待加強。同一區域內中醫醫院醫療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省會地區和發達地市的優質資源聚集,中醫優質醫療資源配置與醫療服務“倒三角”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三級縣級中醫醫院龍頭作用發揮不夠。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接受其他醫院進修并返回原醫院獨立工作人數占比、對口支援醫院進修人員并返回原醫院人員占比、醫聯體內醫院進修人員并返回原醫院人員占比,均呈下降趨勢。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下轉患者人次數雖呈逐年增長趨勢,但總體仍然不高。

        (二)維護公立中醫醫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健全。

        近5年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醫護比維持在1:1.25左右,其中西藏、新疆醫護比低于1:1。除此之外,部分中醫醫院因地理位置、薪酬待遇、編制問題等,面臨人才引進困難、人才流失嚴重、部分緊缺醫師缺口較大造成人員結構失衡的情況。

        (三)醫院內部管理理念與科學化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是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對人、財、物、技術等精細化管理重視不夠,追求規模擴張,輕視成本控制和運營管理,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醫療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信息化支撐能力不足。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較2022年略有提升,但仍有27.14%(206家)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仍處在3級及以下,僅支持初級醫療決策。三是全流程服務體驗有待提升。在診療環境、診療流程、醫患溝通、后勤服務和接續性治療等方面,還存在人民群眾反映的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中醫醫院改革,持續開展績效監測工作。

        地方各有關部門要聚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中醫醫院改革,持續開展公立中醫醫院績效監測工作,充分運用績效監測開展以來積累的數據資源,查找和破解當地醫療服務和醫院管理中的瓶頸。加強經濟運行管理,提升內部管理運營效能。指導醫院合理配備使用醫保目錄藥品,降低患者用藥成本。深化公立中醫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推動不同醫療機構、不同科室、不同崗位薪酬更加合理,調動和保持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二)錨定中醫醫院功能定位,深化中醫醫院內涵建設。

        一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地方各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推動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落實功能定位,在中醫類別醫師配備、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重點學科建設、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完善中醫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提升中醫藥特色發揮和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效果。要引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在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帶動提升基層中醫醫療服務能力。要加強中藥供應保障體系建設,確保中藥穩定供應,提高中藥質量和安全。二是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地方各有關部門應強化頂層設計,引導中醫醫院加強中醫藥人才配備,搭建不同層級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平臺,在推進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岐黃工程)基礎上,根據本地區實際和特色開展各級各類人才培養專項,加快推進本地區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基層實用人才等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三)落實分級分類監測,做好績效監測結果發布工作。

        各省(區、市)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切實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在國家監測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持續開展省級年度監測,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對不同類別中醫醫院設置不同指標和權重,提升監測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各地中醫藥主管部門、各中醫醫院要認真分析績效監測指標數據,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落實各項保障措施,不斷提升醫院的科學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香港黄页亚洲一级|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粗喘撞吟np文古代| 国产午夜免费秋霞影院|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观看网址|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91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日本人善交69xxx|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午夜视频体验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x8x8在线观看| 教官你的太大了芊芊h|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日本口工h全彩漫画大全|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玉蒲团2之玉女心经| 古代肉多荤话文高h| 高清一级毛片免免费看|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韩国三级女电影完整版|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