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建設已經啟動。為進一步明確各基地的建設目標、內容和發展方向,我局"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醫政司 > 政策文件
      關于印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要求的通知
      時間:2007-04-10 00:00:00

      國中醫藥辦發〔2007〕17號

      有關省(區、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建設已經啟動。為進一步明確各基地的建設目標、內容和發展方向,我局組織制定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要求》,現印發給你們。
          此要求是項目建設期滿后評審驗收的重要依據,并指導本周期的項目建設工作,請各項目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認真遵照執行。各省(區、市)中醫藥管理部門和局直屬(管)醫院的上級主管單位要以此為依據,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附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要求

                                    二○○七年四月二日

      附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要求

      第一條  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以三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為依托,以急診科為主體,圍繞重點,整合資源,在加強醫院急診急救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學術水平的提高和臨床技術的發展,增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第二條  具備常見急危重癥的急診急救能力,在急診急救中綜合應用中醫藥方法。
      根據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優勢和醫院工作基礎,確定2個以上急危重癥作為重點并保持穩定。
      第三條  圍繞確定的重點,以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挖掘、整理、總結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臨床診療方法,繼承名老中醫專家急診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制定診療規范。診療規范應當注重中醫藥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體現中醫藥在診治急癥方面的特色與優勢。
      第四條  制定的診療規范應當在急診科全面執行,并及時納入醫院相關專科的臨床診療規范。定期對診療規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評估,修訂并不斷優化診療規范。
      第五條  學科帶頭人應當具備中醫、中西醫結合正高級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急診臨床工作10年以上,有較高的中醫學術造詣,在本專業領域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學術繼承人應當具備中醫、中西醫結合副高級以上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急診臨床工作5年以上。
      第六條  急診科應當設置為一級專業科室,具備24小時提供內、外、婦、兒、骨傷等專業急診服務和藥房、檢驗、放射、超聲等服務的能力。
      第七條  急診科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從事相關專業的臨床工作3年以上,其中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應當占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于70%。各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合理,能滿足急診業務的需要并保持相對穩定,其中內科專業的醫師應當實行定編定員,其他專業的醫師輪換時間不少于半年。
      第八條  急診科應當設置搶救室和觀察室。搶救床位不少于3張,觀察床位數量能滿足急診業務的需要,每床使用面積達到有關規定要求。
      第九條  建立重癥監護病房(ICU)。ICU的管理及人員、設備、設施配備應當符合有關要求并滿足急診業務的需要。
      第十條  健全急診工作程序,完善預檢分診、急診急救、留觀、ICU救治一體化體系,建立院內急救指揮系統和搶救隊伍,保證綠色通道暢通。建立重點病癥急診病人的隨訪制度。
      第十一條  具備急危重癥的現場搶救和運送途中的救護能力,成為本區域內急診急救網絡的成員單位。
      第十二條  醫護人員應當掌握基本的急診急救技術,具備開展體溫、呼吸、血壓、心電、氧飽和度、血液動力學等監測技術及氧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血管置管、心肺腦復蘇、電復律、腸內營養、血液濾過等治療技術的能力。輔助檢查能夠滿足急診業務的需要。
      第十三條  系統探索、總結、推廣、應用針灸、手法及其他特色中醫藥急診急救診療技術。
      第十四條  實施急診急救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全面提高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能力。其中急診科、ICU專業技術人員在同級或以上院外機構進修培訓每年不少于2人,每人每次進修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月,進修培訓內容與業務主攻方向密切相關并加以應用。
      第十五條  成立專門的研究室,系統總結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實踐經驗,以臨床為重點,圍繞重點病癥等深入開展科學研究,促進學術與技術進步。
      第十六條  配備信息技術設備,建立基本工作情況、臨床與科研情況、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等信息資料庫。
      第十七條  參加基地建設工作協作組的各項活動。建立協作網絡,相關專業的成員單位不少于5個,開展技術協作、學術交流、業務培訓、合作研究等。
      第十八條  積極采用學術講座、技術培訓、接受進修等形式,開展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專業教育工作,為基層培養專業人才,推廣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診療方案和技術。
      第十九條  成立醫院領導負責的基地建設領導組織和專家組,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工作制度,落實建設任務。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欧美日韩高清性色生活片|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最新在线视频| 任你躁在线播放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潮喷|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在人间免费观看未删减|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草莓视频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成年午夜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胸罩让男生吃乳| 国产在线a不卡免费视频|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丫头稚嫩紧窄小缝| 日本电车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黄色网|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作者不详不要…用力呢|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www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