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吳剛同志就這次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做了全面的總結和部署,講得很好,我完全贊成。 這次會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吳儀副總理全程參加了昨天下午的活動,高強書記主持論壇開幕和“&ls" />
剛才吳剛同志就這次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做了全面的總結和部署,講得很好,我完全贊成。 這次會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吳儀副總理全程參加了昨天下午的活動,高強書記主持論壇開幕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陳竺部長和我分別發表了對健康、對“治未病”的認識和看法。這都表明了政府對貫徹落實預防為主、堅持中西醫并重方針及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要求,弘揚中醫“治未病”先進理念的態度。各位專家學者、行政領導以及來自基層的同志在會上的發言,為開展“治未病”提供了新理念、新知識、新思路、新機制,對于中醫藥系統的同志來講是一次極好的學習機會,對大家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包容學習、取長補短、豐富理念、啟發思路都將發揮很好的作用。希望大家根據吳剛同志的總結講話要求,結合參加這次會議的感受和體會,很好地進行梳理,很好地貫徹到實踐中,切實做好試點工作,為全國創造經驗,推動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建設。在這里,我再講三點意見,也作為對大家所提問題的一個回應。 第一,要堅持不懈地對中醫“治未病”的理論、內涵、學術、方法、經驗以及“治未病”的現實意義等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 開展“治未病”是一項創新性的、體現引領未來的工作,不可能通過一次研討會、一次論壇就能講清楚、說明白,需要不斷思考、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特別是如何體現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治未病”,如何創新開發出體現中醫特色的“治未病”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能夠使人民群眾在接受服務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治未病”的魅力和好處,這是開展這項工作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把“治未病”看得那么簡單,千萬不要一哄而上,要力戒形式主義,要防止泛化、低級化、庸俗化。 對于“治已病”和“治未病”的關系,我在昨天講話中已作了專門論述,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我認為“治未病”要比“治已病”更難。“治未病”從理念到方法、從理論到學術、從經驗到內容、從服務到技術,其內涵非常豐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認真研究、認真總結。我希望這一點能夠貫穿于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全過程。只有把這些搞清楚、弄明白,只有使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做到既體現民族性、繼承傳統性,又體現現代性、富有創新性,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被現代人廣泛接受,從而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第二,各試點單位要不負重望,認真按照試點要求組織實施、規范運作。 我們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13家中醫醫院為首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這不是隨意確定的,而是經過認真篩選的。在座的還有不少強烈希望納入試點,這種積極性非常好,但試點工作不僅需要愿望和熱情,更應注重在規范的情況下實現試點的目標要求,而且“治未病”試點開始不宜搞得太大,要有梯度,逐步推開。所以,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你們肩負的任務很重,很艱巨,要很好地組織實施。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不辜負吳儀副總理的重托,不辜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信任,也不辜負全國對你們做出好經驗的期望。當然,沒有被列入試點、有極強積極性的單位,不要喪失積極性,因為這是第一批試點,你們準備好了也可能就成了第二批,同時你們可以學習、借鑒別人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探索實踐,這種積極性完全不受限制,但希望大家做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規范、高起點。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治未病”試點為什么要先在三級中醫醫院進行。我曾經講過,現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完整,但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在這種情況下要推動“治未病”工作的開展,就要找到載體,我們研究認為應依托于現有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特別是依托于專家學者、臨床技術、研究力量比較強的中醫醫院來作為載體,這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在中醫醫院里進行試點,也并不意味著將來的“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就僅限于中醫醫院。所以,希望試點單位“治未病”中心能夠相對獨立,不要和其他醫療科室完全等同,在運行機制、規章制度以及服務方式等方面有所區別,要慢慢地成為獨立法人機構,逐漸形成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基礎,這是一種探索。 大家還提到一點,是不是把“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納入到醫保報銷范圍。這個愿望很好,但是不現實。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提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參與這一運行機制的原因。在推動“治未病”服務過程中,在還沒有很好地界定中醫“治未病”究竟哪些是規范的服務前,不可能一開始就要把它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勞動保障部門也不會輕易地增加報銷項目。例如,上海去年開了十幾萬個膏方,都是個人掏錢,他認為自己要進補,吃了有效果,就愿意花這個錢。不要認為給老百姓辦好事,就要把它納入醫保,就要由政府來辦才能解決問題,必要的市場機制、市場運行對于作好這樣的事情是很有利的。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學會兩手抓,既要善于運用公益性,也要善于運用市場機制。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和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中,給我們中醫藥界、中醫醫院等去探索不同的體制機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第三點,要正確認識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治未病”健康保障服務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務模式”)和昆侖—炎黃公司的關系。 “KY3H健康保障服務模式”是昆侖—炎黃公司多年來研究的一種模式,經過了很好地論證。要把這一模式和試點工作、“‘治未病’健康工程”很好地結合起來,應用于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因為我們認為“KY3H模式”不是一個公司模式,而是政府推動健康管理、健康服務的一個模式,把它很好地運用到“治未病”中來,體現了一個高起點。如果簡單地把一些“治未病”的方法等同于“治未病”,認為按個腳、洗個藥浴等就是“治未病”,沒有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作為支撐,就沒有使“治未病”服務從一開始就規范地、高層次地體現健康保障服務的趨勢,就使我們的工作在低水平上起步,探索的路程就會長,實施的效果就會差。應該感謝昆侖—炎黃公司為我們推動“治未病”工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念、很好的思路、很好的機制、很好的模式。吳儀同志去年1月11日提出“治未病”試點的要求,一年后的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這么高規格的首屆論壇,能討論問題、交流經驗、達成共識,如果沒有一個先進的理念、沒有高層次的設計、沒有好的模式,這是不可能的。這種模式,是先進的模式,體現了時代的要求,能和“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KY3H模式”,真正把握其內涵,并在實踐中認真研究,細化如何體現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健康管理、如何體現個體化的健康保障服務、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跟蹤管理、進入社區又如何體現等等,結合實際,探索各種可操作的、又能體現這種要求的各種形式。 對于醫院如何與企業合作,這需要新的理念。運用企業的創造性,運用企業的優勢和它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來實現政府的主張,這也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所以,醫院跟昆侖—炎黃公司合作,優勢互補,體現了政府引導下、市場主導、多方參與。作為醫療部門,包括政府部門,要學會和企業打交道,要找到和企業合作的共同點、結合點,這有助于我們花很少的錢辦更多的事,甚至不花錢也辦事,而且能夠達到預期目的。 所以,希望大家能很好地領會,在起步階段應盡可能統一、規范,先在試點中進行探索,有了經驗和規范以后再不斷擴大。當然,也不排除有多種模式和多種方式,但應該是先進理念指導下的多種模式的探索。對于“KY3H模式”,也需要不斷完善、豐富、充實,需要根據情況變化進行調整,以適應實踐的需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強對試點單位和地區的指導,抓緊制定“‘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實施方案,同時,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研究制定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更好地指導各地的工作。 中醫傳統并不等于落后,中醫并不是保守、封閉的代名詞。我們要將“治未病”這個古老的話題和理念,發揮中醫人的智慧,與時俱進,運用現代理念、思路、方法和機制、模式,一開始就高起點,就設計好,切實把這件事做好,以得到更多領域、學科的承認,以被更多的人接受。這才能使中醫在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現代醫學中發揮獨特作用,甚至發揮引領作用。 希望大家記住,2008年1月25到26日,我們曾經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會場,召開了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探討了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我衷心地期待著,大家能帶著新的觀念、新的使命從這里走出去,去實踐、去探索、去總結;我更期待著,不用太長時間,我們再次聚會,聽到大家更多、更好、更先進的做法、經驗、機制和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