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以“多元 傳承 創新:讓傳統醫藥造福世界”為主題的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當日下午,出席會議的中外嘉賓圍繞“傳統醫藥與循證依據”“傳統醫藥與初級衛生保健”話題展開專題討論。
圍繞“傳統醫藥與循證依據”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表示,自循證醫學的理念傳入中國以來,中國不僅在教育和實踐層面深耕循證醫學,還建立了一系列循證醫學研究機構,并在國際頂級期刊上頻頻發聲,展示了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的累累碩果。但由于循證醫學是群體性研究,而中醫藥理論中的辨證論治更強調個體特性,“這一點如何去結合,我們也正在積極探索,爭取取得更多新進展。”張伯禮說。
世界衛生組織科學研究司司長約翰·瑞德表示,世衛組織已在傳統醫藥領域啟動了一系列流程,更積極地收集傳統醫藥的循證醫學證據,為其發展注入新動力。
“傳統醫藥應超越‘補充醫學’的定位,邁向‘學術醫學’的新高度。”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制藥和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托馬斯·艾菲斯說。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教授車鎮濤則認為,傳統醫藥有其獨特性和多元性,亟須創新路徑,為傳統醫藥量身定制循證醫學標準,適應其發展并彰顯其獨特魅力。
圍繞“傳統醫藥和初級衛生保健”話題,北京大學全球衛生研究院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前助理總干事任明輝表示,傳統醫藥是大部分國家初級衛生保健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埃塞俄比亞居民普遍將傳統醫藥作為初級衛生保健手段。
世界衛生組織整合醫療服務司司長魯迪·艾格斯強調,初級衛生保健是全民健康覆蓋的基礎,世衛組織還明確了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方法和路徑。
加拿大衛生健康科學院院士、多倫多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海瑟·伯恩表示,各國因歷史、文化、傳統醫藥類型的不同,采用的不同醫療整合策略,都各具優勢。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副區長舒畢磊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分享了當地中醫藥發展成功經驗。舒畢磊表示,中國出臺了一系列中醫藥支持及保障政策,中醫藥被納入中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很欣喜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喜歡中醫藥。羅奕龍表示,澳門將利用好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使中醫藥資源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