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始終為習近平總書記所關注、所重視、所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次次決策部署,一次次實地考察,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指明方向,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醫圣祠和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醫藥發展和艾草制品產業發展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去,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后,我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要發展中醫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的關懷、殷切的囑托,讓中醫藥系統干部職工無比激動、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中醫藥系統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匯聚起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的磅礴力量。
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屢經天災、戰亂和瘟疫,卻能一次次轉危為安,人口不斷增加、文明得以傳承,中醫藥作出了重大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后,我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中醫藥不僅不能缺位,而且要更有作為。
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大力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把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體現,推進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推動中醫藥更好融入生產生活,讓中醫藥成為中國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
我們要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實施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科技支撐平臺建設,強化中醫特色人才建設,在闡釋作用機理、講清說明療效上下功夫,加強中西醫結合,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我們要堅持遵循規律、深化改革,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發展的評價體系、標準體系,走出一條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發展道路。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中醫藥系統干部職工要以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開拓創新的膽識魄力、鍥而不舍的執著干勁,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的舉措,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中醫藥工作的決策部署落細落實,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