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伢子你真神啊,用一張這么小的‘肚肚貼’,寶寶就不拉肚子了。來來來,幫我看看還要貼嗎?”在江西省上高縣泗溪鎮小港村,60多歲的喻婆婆抱著2歲多的孫子,高興地在村衛生室對著村醫喻向榮說。小小的衛生室,還排隊坐著6位患者在等候著,都是鄉里鄉親,閑話就嘮叨起來了:
“喻婆婆,估計你是買了冰棍給小孩子吃,搞得寶寶拉肚子……”
“天氣熱,孩子總纏著要吃。可把我嚇得半死,寶寶肚子又痛又泄,兒媳都請了假要趕回來。這不昨天醫生貼了肚臍眼,好了……”
“這是要感謝喻醫生哦,不是他有中藥方,你老人家又要手忙腳亂。去年娃娃拉肚子,又是打吊罐,又是輸鹽水,兒子兒媳急急忙忙從幾百里路的工地上趕回來,你還被兒子埋怨……”
小港村有3000多村民,年輕力壯的都去務工掙錢,家里留下老人小孩。看病成為村民們最頭痛的事。自從喻向榮在上高縣中醫院進修后,村民們都感覺有了主心骨,特別是他那些黑不溜秋的中藥膏,解決了村民的健康難題。
這幾年,喻向榮每年都要去縣中醫院進修,把所學的“中醫十八般武藝”全部用活了。兒童呼吸疾病采用的肺炎貼,婦科炎癥用中藥灌腸,針刺、推拿、艾灸、正脊、刮痧、拔罐、刺絡放血、中藥熏蒸、理療、中藥外敷、口服中藥等中醫治療方式用得得心應手。
“現在能用中醫治好的,我基本不輸液,降低抗生素使用率。” 喻向榮說。
今年,上高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提高技術、優化流程、改善服務”為抓手,實施雙向轉診、資源整合、技術推廣,不斷完善農村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體系,提升群眾看中醫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該縣在上高縣中醫院建立“一站式”國醫堂,把資深的退休老中醫,老專家返聘集中在國醫堂坐診,設立獨立的導診臺、中藥房、收費室和醫保報銷等,為群眾看中醫提供“一站式”服務。開展“西學中”,與江西中醫藥大學聯合,把教授請到家門口授課,報銷5000元一人的學費。開發中醫經典方(協定處方),每個科室設立中醫綜合治療室,大力推廣使用中醫藥經典處方、經驗處方。將中醫藥納入門診統籌基金,開通門診中醫藥報銷,推行無假日醫院,把印章、票據、醫保報銷等功能窗口前移整合,讓群眾“少排隊”“少跑路”“少等待”,最大限度方便群眾看中醫。
在鄉村,上高縣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每年按計劃安排3~5名鄉村醫生到縣中醫院開展針刺、拔罐、艾灸、穴位注射、紅外線照射等中醫特色治療技術傳幫帶的免費進修項目。鼓勵主治以上中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坐診鍛煉一年以上,利用查房、會診、講課等形式,有效提高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水平。建立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對全縣300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和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刮痧、針灸和推拿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免費培訓。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集中在縣中醫院學習5天,進行25天臨床實習;村衛生室醫生集中在鄉鎮衛生院培訓3天、臨床實習17天,學習考核成績與年終考評掛鉤。
目前,上高全縣16個鄉鎮衛生院均設有中醫綜合治療區,8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項以上的中醫藥服務,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的中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