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膚病影響人群廣,亟須國家和社會高度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去年她建議關注銀屑病患者,提升銀屑病醫療保障的建議得到國家藥監局、國家衛健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的聯合答復。2020年醫保談判后,已有三款相關生物制劑納入了醫保目錄,且促成藥價大幅降低50%以上。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在履職過程中,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為特殊群體得到更好醫療保障付出努力,提高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幫助他們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盧傳堅委員告訴記者,看到此前提出的相關建議逐漸落地,自己很高興。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高達8000萬以上的慢性皮膚病患者。以銀屑病、特異性皮炎、白癜風等為代表的慢性皮膚病雖然不如腫瘤那樣直接威脅生命健康,但影響人群廣、存在廣泛的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對此,盧傳堅委員今年提交的4個提案之一就是建議“關注慢性皮膚病患者訴求,提升慢性皮膚病醫療保障水平”。
一是出臺相關醫保政策,將慢性皮膚病納入門診慢性病保障范疇;二是結合國家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慢性皮膚病創新藥物及生物制劑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三是提高已經進入醫保目錄的藥物和生物制劑的可及性;四是加大支持治療慢性皮膚病現代創新中藥的研發;五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精神,簡化引進審批程序,加快國際新特專藥的引進;六是加大產業引導、金融扶持、政策鼓勵和稅收減免的扶持力度,鼓勵國內生物制藥產業以原研、合作研發、授權合作生產等形式生產生物制劑。(經濟日報記者 龐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