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新冠肺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亮點,如何傳承發展中醫藥產業,受到關注。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藥產業鏈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產業,整個產業的發展,需要用現代科技護航,如中醫藥研究,需要深入到細胞領域。
“無論是醫還是藥,不能停留在器官與器官之間徘徊,如果停留在四氣五味,就會被時代拋棄,而應該大膽進入細胞領域,國家的科研、醫保資金也應該往這個方向引導。”耿福能說。
耿福能表示,目前需要建立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新藥研發體系。“安全有效是藥品的核心價值,不能拘泥于成分論,以臨床價值作為新藥評判標準。”
耿福能亦提及,目前醫療保險對中醫診療服務的覆蓋仍比較窄,中醫院的特色診法和特色院內制劑受醫保等報銷限制,也進一步制約了應用。因此,他也建議,醫保應提高中醫藥產品報銷的金額和比例。
另外,他也強調,要大力發展中藥材基地建設,建立藥材追溯體系。“中醫藥產業的核心基礎除了中醫理論之外就是中藥,而中藥的第一車間在土里,安全有效的藥材是發展中醫藥的基礎,藥材質量不好不僅不能保證治療效果,也不能保證研發成果。”(記者 林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