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4日消息(記者果君)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
為助力健康中 國2030目標的實現,2021全國兩會期間,央廣網健康頻道特別策劃“健康中國新開局”系列訪談,采訪全國政協醫衛界別的部分委員,了解他們的履職故事和對新開局的展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部主任張洪春來說,也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年。
作為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部主任,張洪春遠程指導了武漢一線的醫療隊進行重癥救治工作;作為中華中藥學會的主任委員,他參與了大量中醫中藥的經驗推廣和交流工作;作為國家中藥管理局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的成員,他參與了新冠肺炎診治方案的起草討論和制定工作。
在過去一年的履職過程當中,疫情防控成為了張洪春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強農村衛生工作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工作,仍然是短板。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突發讓石家莊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本輪病例分布呈現局部高度聚集性,感染者主要來自農村地區。發生原因與居民較多聚集、防護意識淡薄密切相關,也凸顯了基層衛生醫療工作的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張洪春的提案中建議做強農村衛生工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要加強組織的統籌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同推進工作開展。”張洪春表示,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還要考慮村衛生室的如何標準化的建設,鄉鎮衛生室或醫院的標準化建設,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有關情況有所區別。
此外,人才培養也是重中之重。如何把鄉村醫生留下,真正的為農村衛生工作作出貢獻,至關重要。“要吸引大專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比如推廣指定的高校招收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他們來源于廣大的農村,對農村有感情,愿意繼續為農村做出自己的努力。這樣的做法十分值得推廣。”張洪春表示。
除了人才培養,張洪春強調,城鎮醫生與鄉鎮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學術交流,能夠提升鄉村醫生的醫療水平。
中醫藥傳承是根本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有的醫療資源,在衛生健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張洪春看來,振興中醫藥,傳承是根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遵循中醫藥自然規律,創新評價中醫中藥臨床療效的手段和方法。”張洪春表示,目前采取的評價中醫臨床療效的方法,是以西醫的疾病評價方法作為主要手段。張洪春建議建立符合中醫自身發展規律的、適合中醫癥候的療效標準,才能夠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考,中醫藥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作為中醫人,張洪春信心滿滿、充滿期待:“現在是中醫藥發展的歷史最好時期,無論是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是國家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扛得起責任,為中藥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