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省領導的重視,有牽頭部門負責和相關部門的配合,還有廣大藥農的種植積極性,陜西中藥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近日召開的陜西省中藥產業發展推進暨培訓會上,陜西省中藥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牛曉峰表示十分看好陜西省中藥產業發展前景。
此次會議是陜西省近年來首次召開中藥產業發展的專題會,組織部分市縣和中藥企業交流經驗、觀摩學習,探討推動陜西省中藥產業振興發展。
近年來,陜西省將中醫藥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高位推動中藥產業發展,省委書記胡和平對中醫藥產業發展作出批示,省長劉國中深入中藥種植企業調研,省中醫藥管理局在機構改革中新增產業發展處負責中藥綜合管理,加快制定中藥產業發展規劃……頻繁動作下,彰顯了陜西發展中藥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添信心鼓干勁”
今年1月,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李振平教授向陜西省委報送了“關于做大做強陜西中醫藥產業的建議”決策參閱件,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作出批示:“我省的中醫藥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應采取積極的有效措施加以推動”。
今年4月,陜西省省長劉國中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專程到榆林市子洲縣以種植、加工黃芪為主要業務的天賜中藥材公司調研,鼓勵公司要聚焦主業,做強品牌,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促進群眾就業增收作出積極貢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藥產業發展,在機構改革時為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新增負責中藥綜合管理的產業發展處,書記、省長的批示要求為推動中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為我們明確了方向、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干勁!”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馬光輝說。
馬光輝介紹,會上還舉行了中藥產業扶貧簽約儀式,相關單位簽署了“定制藥材”合作協議,以促進產業發展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讓更多的貧困農戶通過種植中藥材實現脫貧致富。
“考察調研開拓視野”
胡和平、劉國中作出批示要求之時,也恰逢陜西正加快修訂《陜西中醫發展條例》(下稱《條例》),一場場以中藥產業發展、修訂《條例》為主題的座談、調研、考察學習活動在省內外展開。
日前,由陜西省科技、農業農村、工信、藥監等部門和陜西中醫藥大學參加的座談會,由九洲通、一方藥業及陜西省內中藥企業參加的座談會分別召開,與會代表深刻解剖現狀,分析不足與短板,聽取各方建議,達成發展共識。
由陜西省政府、省人大牽頭的專題調研組在陜西銅川、安康、商洛等中藥材重點產區聽取種植農戶、生產企業、管理部門的訴求和建議;在四川、江西、安徽、河北等6省考察中藥材交易市場,借鑒各省修訂中醫藥條例的經驗。
“外省在中醫藥發展方面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大,保障措施也很有力,考察學習讓我們開拓了視野,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外省的經驗值得我省學習借鑒。”陜西省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主任孫琳表示,省人大將吸收外省立法經驗,認真審議《條例》草案,爭取在10月前出臺一部高水平、高質量的地方性法規。
“形成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銅川作為經濟體量、區域面積不大的地級市,能投入1億元的‘真金白銀’來推動中藥產業發展,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決心和信心,值得省內其他市縣學習借鑒”。陜西省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副召集人、省政府副秘書長姚建紅充分認可銅川市的做法。
為推動中藥產業發展,陜西省在今年3月調整了省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并確定加快制定中藥產業發展規劃、成立中藥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辦好世界中醫藥大會夏季峰會等10項重點工作,要求各部門、市縣形成齊抓共管的新局面,加快推動中藥產業發展。
馬光輝介紹說,陜西基本形成了“464”工作思路,即以“四個轉化”為目標,即促進農業耕作優勢轉化為中藥種植優勢、中藥資源優勢轉化為中藥產業優勢、區位地理優勢轉化為中藥流通優勢、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驅動發展優勢;推進“六個重點工作”,即發展中藥種植大基地、打造中藥生產大園區、培育中藥制造大企業、建設中藥商貿大市場、發展健康服務大產業、搭建對外合作大平臺;達到“四個效果”,即提升產業規模、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國內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