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醫藥辦人教發〔2015〕27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建設方案的通知
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
我局于2014年公布了36個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國中醫藥人教函〔2014〕193號)(以下簡稱基地),為加強基地建設,依據《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國中醫藥人教發〔2015〕5號),我局又組織制定了《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現印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方案》是各基地開展建設工作的重要依據,請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有關單位積極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并貫徹落實。
二、各基地按照《建設方案》要求,結合自身的優勢特色,認真填寫《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建設任務書》(以下簡稱《任務書》,見附件)(一式3份),報送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
三、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對《任務書》進行審核并加蓋公章,于8月31日前報送我局人事教育司師承繼教處,電子版發送至郵箱scjjc@satcm.gov.cn。
四、《建設方案》和《任務書》電子版可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http://www.satcm.gov.cn)通知公告欄中下載。
五、在執行過程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局人事教育司師承繼教處聯系。
聯 系 人:付耕南 曾興水
聯系電話:010—59957647
郵 箱:scjjc@satcm.gov.cn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2015年8月10日
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
(中藥)建設方案
為傳承推廣中藥(含民族藥,下同)優勢特色,加強中藥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中藥人才的培養能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組織開展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建設項目,為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國中醫藥人教發〔2015〕5號)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建設方案。
一、建設目標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公布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中醫護理)的通知》(國中醫藥人教函〔2014〕193號),建設36個在中藥栽培、鑒定、炮制、傳統制藥工藝、制劑、調劑、資源保護利用等方面優勢特色突出、師資水平高、培訓能力較強的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以下簡稱基地),強化基地能力建設,傳承推廣中藥優勢特色,開展中藥人才培養,提高中藥人才隊伍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推進中醫中藥協同發展。
二、建設周期
項目周期3年。
三、建設內容
(一)條件建設。
1.實訓室。圍繞基地的優勢特色,根據培訓的實際需求,建設1個突出優勢特色、滿足培訓需求的中藥實訓室,按照“填平補齊、適用夠用”的原則配置相應的教學實踐設施,為開展實踐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展示區。建設1個展示區域,集中展示本省區域的道地藥材、滿足培訓需求的原生藥材標本、飲片標本、真偽品標本。系統收集展示體現中藥種植養殖、鑒定、炮制、傳統制藥工藝、制劑、調劑、資源保護利用等優勢特色的傳統工藝及相關設施,體現中醫藥文化。
(二)學術建設。
1.總結提煉。整合本省區醫療、教育、科研機構、中藥生產企業及中藥材市場的中藥優勢特色資源,總結提煉形成中藥優勢特色學術思想和技術專長,建立3項以上相應的中藥優勢特色技術操作標準及規范。
2.科學研究。對體現優勢特色的學術思想和技術專長開展深入研究,在傳承優勢特色的基礎上,推進中醫藥學術的發展。
(三)能力建設。
1.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具有優勢特色、滿足培訓需求、符合發展趨勢的師資人才梯隊;采取師承、進修學習等多種方式,重點培養3名以上既能傳承發展優勢特色,又掌握發展前沿的師資骨干,提高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2.培訓教材(講義)編制。根據本省區的優勢特色資源,科學系統設計培訓課程,編寫培訓教材(講義),并建立培訓考核評價標準。
3.精品視頻制作。總結凝練優勢特色,利用優質師資資源,錄制2門以上系列優勢特色教育培訓精品視頻,構建培訓資源共享平臺,促進優勢特色的廣泛傳承和發揚。具體要求見附1。
4.制度建設。制定基地建設規劃,建立日常管理、經費使用、師資培養等制度,保障基地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人才培養。
1.承擔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實施方案及管理辦法的通知》(國中醫藥辦人教發〔2014〕39號)要求,完成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的培養任務。每年至少舉辦3期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培訓班。
民族藥培訓基地參照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培養一批高層次民族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
2.舉辦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圍繞優勢特色技術,積極開展中醫藥繼續教育活動,建設期內至少舉辦3期不少于3天的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共培養100名以上中藥人員。
3.提供專業人才培訓服務。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為各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中藥業務培訓、崗位進修、能力提升等服務。
4.開展中藥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結合所承擔的培訓培養任務,開展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中藥人員培養標準和教學模式研究,提高中藥人才培訓質量和培訓能力。
四、經費安排
中央財政安排各省(區、市)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建設專項經費100萬元,主要用于培訓基地的條件建設、師資培養、精品視頻制作、教學實踐活動、購置實訓耗材及開展培訓等。
五、組織管理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建設項目的綜合管理和統籌協調,制定建設方案,組織項目立項、過程管理和驗收總結。
(二)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指導基地開展建設,組織本省區中藥人員參加培訓;負責本省區項目的過程管理、經費管理、組織開展驗收等工作。
(三)所在單位具體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明確基地負責人,提供人力、場地、設備等各方面的支持,并按照財政有關要求,組織設備招標采購工作。
(四)基地負責人為項目建設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建設任務的落實和建設目標的實現,合理分配、統籌使用項目經費。
附1
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
(中藥)精品視頻制作要求
一、錄制場地要求
錄制現場光線應充足,環境安靜、整潔,并優先選擇授課現場作為錄制場地。
二、視頻拍攝要求
(一)視頻采用H.264/AVC (MPEG-4)編碼;視頻碼流率:動態碼流的最高碼率不高于8000Kbps,最低碼率不得低于5000Kbps。采用標清4:3拍攝時,分辨率設定為720×576,采用高清16:9拍攝時,分辨率設定為 1920×1080或1280×720。視頻幀率為25幀/秒。
(二)錄制過程中使用的PPT、板書、字幕等文字表述應準確無誤,格式規范,符合拍攝要求,并確保成片中的PPT或板書完整、清晰。
(三)畫面圖像清晰,同步性能穩定,圖像無抖動跳躍,色彩無突變,無明顯雜波,白平衡正確,無明顯偏色。
(四)聲音和畫面同步,且清晰、飽滿、圓潤。無失真、噪聲、交流聲或其他雜音等缺陷。
三、后期制作要求
(一)原則上單個視頻時長應控制在100分鐘內。
(二)視頻應包括完整的片頭、片尾。片頭不超過10秒,包括基地名稱、課程名稱、主講教師姓名、專業技術職務、單位等信息;片尾包括基地名稱、錄制時間等信息。
四、視頻刻錄要求
(一)所有視頻文件刻錄在DVD-R光盤上,并對刻錄光盤做封口處理。
(二)每張DVD-R光盤只能刻錄1講內容,并在盤面上注明課程名稱、主講教師、時長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