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能力,降低慢病對我國人民健康素質、生活質量以及國家財政負擔的影響,我司" />
國中醫藥科函〔2010〕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 為進一步提高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能力,降低慢病對我國人民健康素質、生活質量以及國家財政負擔的影響,我司將通過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組織開展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項目申報工作,并朝向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現將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在我國醫療衛生宏觀政策導向下,落實醫改重點任務,緊扣中醫藥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優勢特色,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二)遵循財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試行辦法》的基本要求。 (三)充分借鑒2009年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組織和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科研體系建設的經驗,進行體系化組織項目。 (四)堅持促進科研成果集成應用和優勢科研資源整合。 二、總體目標 圍繞深化醫改和改善民生的核心目標,選取若干種發病率高、對我國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危害較大的慢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明確中醫藥預防、治療及康復效果較好的疾病或某一環節,在集成既往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展技術方法、方案及制劑等的系統研究,并促進轉化應用;同時,以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研究型醫院以及局直屬、直管醫院為核心,組織臨床研究方向重點研究室、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為骨干,輻射到基層有關應用單位,加強平臺建設、團隊培育、機制建立,逐步形成臨床科研緊密結合的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體系。 三、申報范圍 (一)研究病種范圍:在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公告的病種范圍內,發病率高、對我國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危害較大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優先考慮中醫藥防治特色鮮明、療效突出的病種。 (二)牽頭組織單位范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研究型醫院及局直屬、直管醫院。 參與單位:優先組織我局相關重點研究室、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同時應用單位兼顧具有較好基礎的社區或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三)項目負責人范圍:原則上為基地公告病種負責人或相關學科全國帶頭人,相關條件符合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承擔的要求。 四、時間安排及要求 (一)請各擬牽頭組織的單位盡快協調,按要求明確病種,取得相關協作單位同意后,組織編制建議書框架。 (二)請各省級主管部門積極主動組織協調相關研究室、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等單位與具備牽頭組織單位資格的單位聯系,爭取納入項目范圍,共同推進慢病體系建設。 (三)請各擬牽頭組織的單位于2010年3月11日(周四)17:00前,將建議書提綱(一式12份)報送至我司中醫科技處,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kjs@satcm.gov.cn。 五、聯系人 中醫科技處 陳麗娜 蔡樺楊(010—65914971)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東里13號 郵編:100026
附件: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慢病項目建議提綱(格式及編寫要求)
二○一○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