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華醫藏》首批圖書在國家圖書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余艷紅出席并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秦懷金主持發布活動。
此次發布的《中華醫藏·養生卷》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共遴選收錄了《遵生八箋》《養生月覽》等為代表的74部養生典籍,在版本選擇上力求精善,兼顧學術價值性與藝術代表性,充分展示了中醫藥養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生命健康知識,蘊含著豐富而寶貴的原創思維、獨特理論和實踐經驗,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論與方法的寶藏,更是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源泉。發掘、整理、保護和利用中醫藥古籍,不僅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傳承中醫藥學術精華、促進中醫藥原始創新的必由路徑。《中華醫藏》是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框架下實施的大型中醫藥古籍整理保護項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牽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推進,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全國中醫行業古籍保護中心)具體實施。2010年,在原文化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兩個中心組織全國專家學者開展了大量調研工作,從1萬3千種中醫藥古籍中遴選古籍元典2289種擬作影印出版,其中少數民族醫藥古籍224種。2018年,財政部正式將《中華醫藏》列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立項資助,全國28家單位、34個課題組近千人參與,200余家古籍館藏機構支持項目實施。做好《中華醫藏》編纂出版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中醫藥工作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重要舉措,對保存中醫藥文獻、傳承中醫藥學術、弘揚中醫藥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司局,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同志,專家代表、各類目負責人、館藏機構代表等8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