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工作的總體部署和《關于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慢病項目組織申報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國中醫藥科函〔2010〕21號)要求,我司組織" />
國中醫藥科函〔2010〕30號
各有關單位: 按照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工作的總體部署和《關于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慢病項目組織申報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國中醫藥科函〔2010〕21號)要求,我司組織專家對各單位提交的慢病項目建議框架進行了審查,并討論形成下一步組織工作安排。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請各病種牽頭人和牽頭組織單位(見附件1)高度重視此次項目組織工作,積極充分進行協作,準確把握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的原則定位,深入貫徹落實中醫藥科技工作支撐引領、服務需求的基本理念,認真領會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體系的建設思路,緊密結合國家臨床研究基地業務建設的目標要求,參考專家組有關意見和建議,有效整合全國范圍內相關優勢資源,做好項目組織工作。 二、根據專家組總體審查意見和各單位前期建議框架的情況,現將慢病項目組織工作有關原則明確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中醫藥科技工作應以解決中醫藥行業發展的實際問題和關鍵問題為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依靠和發揮中醫藥行業的主體科研力量,并充分依靠和發揮專家群體的作用,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 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慢病項目是對以往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和科研成果的集成優化和轉化應用,一方面要突出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挖掘梳理和發揮中醫藥防治慢病的切入點和優勢特色;另一方面要圍繞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優勢,體現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和戰略“下移”的衛生方針,朝向和促進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體系的建設,降低慢病對我國人民健康素質、生活質量以及國家財政負擔的影響,進一步提高中醫藥在維護我國人民健康方面的貢獻度。 (二)研究內容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對病種系統總結評估的基礎上,針對臨床實踐中的難點、關鍵點和突破點,集中力量開展以人為本的預防、治療及康復等技術方法和方案研究,進一步熟化優化,集成成果,并促進形成和更新提升相關標準規范和臨床指南;二是加強對中醫藥防治慢病有關成果的轉化研究,開展示范推廣和科學評估,并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防治慢病規律特點的科研組織模式和成果轉化推廣機制。 (三)組織方式 項目組織工作要充分整合與病種有關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研究室、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等臨床科研資源,進行整體設計和統籌規劃,特別是要和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業務建設工作相銜接,立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醫藥防治慢病臨床科研隊伍和一支專業化的成果轉化推廣隊伍;同時要納入和輻射相應的農村及社區中醫藥服務機構等基層應用單位,同步開展成果的轉化應用及效果評估。 (四)預期成果 通過研究,一方面要在中醫藥防治慢病療效水平和防治效果上取得進步,有硬性指標;同時要在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方面取得成效,有客觀科學的評估。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請于3月23日(周二)17:00前將修改完善后的項目建議書(一式十二份,格式見附件2)報送到我司中醫科技處。我司將于3月25日左右召開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經費咨詢委員會擴大會議進行審查,請各單位有關人員做好答辯準備。具體要求及會議安排另行通知。 四、聯系人 中醫科技處 陳麗娜 張宇(010—65914971)
附件:1. 2010、2011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慢病項目各病種牽頭人及牽頭組織單位名單 2.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建議書(格式)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