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市及計劃單列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根據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第二批" />
國中醫藥機黨發〔2014〕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市及計劃單列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根據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意見》和加強行業指導的要求,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全國衛生計生系統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意見》(國衛黨委發〔2014〕16號)。為推動中醫藥系統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確保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落實,提出以下要求: 一、繼續推動“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第一批活動中設計了“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活動載體,得到全國中醫藥系統的響應并取得初步成效。各?。▍^、市)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繼續按照要求,指導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單位把“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作為活動重要載體抓好落實。 1.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大中型中醫醫院中醫藥人才下基層,充分發揮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農村基層中的作用,促進中醫診療設備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配備,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建設,鼓勵中醫醫院實施更多的便民惠民措施。 2.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落實好《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修訂版)》和《基層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工作指南》,完善和提升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功能,推進“治未病”服務技術的規范使用,制定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標準,引導和規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建設和發展,推進區域“治未病”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治未病”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作用。 3.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書報刊等平臺,傳播群眾喜聞樂見的中醫藥知識與養生保健方法;開設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及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欄,指導群眾開展中醫藥健身活動;培養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隊伍,組織編寫出版一批面向基層、科學準確、通俗易懂的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讀本,送入百姓家庭。 二、開展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專項治理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根據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了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的專項治理行動,各省(區、市)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配合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1.打擊虛假中醫藥廣告和非法行醫。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肅查處醫藥購銷和辦醫行醫中的不正之風問題,嚴厲查處中醫黑診所、游醫、“兩非”、醫托行騙等行為,開展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整治查處行動。 2.整治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領域違規現象。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以中醫養生保健為名非法開展診療活動,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市場監管和宣傳引導。 3.扎實做好中醫藥科普宣傳工作。加強正面宣傳和引導,加強中醫藥養生保健出版物管理,規范中醫藥健康服務市場。 三、嚴格執行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規定 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頒布了《關于印發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通知》(國衛辦〔2013〕49號),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堅決貫徹執行“九不準”規定,嚴肅查處違規機構和人員,把群眾路線教育和醫德醫風教育結合起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大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弘揚“大醫精誠”,選樹宣傳黨性堅強、作風優良、群眾信任的典型,教育引導醫務人員學先進、找不足,牢固樹立廉潔從業、依法執業理念,嚴守法律底線。 2.以“三好一滿意”活動開展為抓手提供更加優質的中醫藥服務。優化服務流程,采取惠民便民措施,提升服務水平,提高醫療質量,開展好行風評議,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3.開展好“九不準”行風建設。及時了解掌握“九不準”執行情況,把貫徹執行“九不準”規定作為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年度工作重點,建立長效機制,完善工作舉措,預防和消除醫療服務中的各種不良行為。 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和中醫藥機構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在地方黨委統一領導下,把兩批活動作為有機整體,精心組織,共同推進,抓好落實。各地要及時總結推廣本地區本單位在活動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選樹宣傳一批先進人物和集體,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各地要及時上報本地區在活動中的情況和經驗做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和中國中醫藥報繼續開設專欄進行宣傳報道,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