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張氏骨傷療法"至今已有170多年歷史,現" />
富陽中醫骨傷學術交流會昨天在杭州富陽舉行,成功治愈了"最美媽媽"吳菊萍的富陽中醫骨傷醫院院長張玉柱對"張氏骨傷療法"與參會的醫療工作者、媒體記者進行交流。 富陽"張氏骨傷療法"至今已有170多年歷史,現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真正被公眾所熟知是因為成功救治"最美媽媽"吳菊萍。 2011年7月,從杭州某小區經過的吳菊萍,因奮力托住從10層高樓墜落2歲女童,造成左臂橈尺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被網友譽為"最美媽媽"。 起初,吳菊萍被送到杭州某醫院,醫生診斷后認為,她的手必須進行至少兩次手術,還會在其前臂留下明顯疤痕,并存在骨不愈合的風險。而身為富陽人的吳菊萍夫婦希望采取富陽骨傷的傳統手法整復治療,轉入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專家組決定先采用手法整復杉樹皮夾板外固定、中藥內服外敷療法。整復已達到功能復位要求。張玉柱說,吳菊萍手掌攤開、握拳等活動自如,左手功能性恢復達到95%。"手指功能沒有問題,完全可以上班正常使用電腦。" 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大醫精誠既是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更是中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傳承170多年的"富陽張氏骨傷",以"整體辨證、手法整復、杉皮固定、內外兼治、筋骨并重、動靜結合、功能鍛煉"綜合治療骨傷理論,成為與河南洛陽、廣東佛山、山東文登齊名的我國四大骨傷流派之一。 談到對傳統中醫療法的繼承和弘揚時,張玉柱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他說道,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應重視中醫理論知識的教育,同時中醫藥學院學生的實習基地和帶教老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在實習中把中醫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中藥的質量問題也令人擔憂,這直接關系著中醫的治療和百姓對中醫的信任。 學術研討會后張玉柱院長親自走進病房,為小患者進行了以手法整復、杉樹皮夾板外固定的中醫療法。并對手法復位的優勢及方法進行講解。這種杉樹皮小夾板,比石膏固定要輕便優越,只需對骨折處作局部外固定,便于傷者作適當功能鍛煉,促進骨折愈合。受到患者的歡迎,為全面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出了示范。(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