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湖北省中醫藥工作情況媒體采訪活動于11月6日至7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展開。由11家中央新聞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先后參觀了武漢市青山區紅鋼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院、武漢市黃陂區中醫醫院以及黃陂區姚家集街道衛生院等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突出單位。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湖北省各地在深化醫改中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全省組織實施《湖北省中醫藥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加強了縣級中醫院和鄉鎮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室建設,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明顯提高。 湖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實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堂一室”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即在全省中醫醫院建立名醫堂、養生堂和知名中醫工作室,在全省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國醫堂。此舉實施以來,湖北省全省已經建立并公布命名了首批37個中醫養生堂,48個名醫堂、313個國醫堂和81個知名中醫工作室。通過“三堂一室”建設,進一步夯實了以縣級中醫院為龍頭,以鄉級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百姓就醫。 本著服務貼近百姓,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成立了健康小屋,在這里,百姓可以通過檢測儀器,方便快捷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在基層中醫藥服務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涌現出一批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蔡春林,于2004年被查出患直腸腺瘤,患病十年間,做了7次手術,腸子切除115厘米,但自到新洲區中醫醫院工作起,18年如一日,每天堅持六點上班,被人們稱為“六點”醫生,生病十年間,他的個人門診和住院病人依然位列全省二級醫院前三,被評為醫療病人最多的醫生。受到眾人的認可和贊揚,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眾多這樣的醫生對中醫藥工作的熱愛。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多措并舉,湖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取得了實效,也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的開展樹立了風向標。(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