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召開“兩學一做”專題黨課。支部書記李昱同志代表支部全面總結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自中醫局啟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支部認真按照中央和局黨組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圍繞黨章黨規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組織集中學習,明確提出創建“兩學一做”先進黨支部目標;建立黨員活動室,建立“兩學一做”宣傳欄,學習教育取得初步成效。司長曹洪欣同志結合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成果,開展了題為《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的黨課。現將該支部曹洪欣同志黨課內容、李昱、周杰、王思成3名同志心得體會摘編如下: 曹洪欣同志:如何深刻理解“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這是我們必須深刻領會和回答的問題,也是我們服務民眾健康、防病治病、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戰略重點。用中醫藥這把鑰匙打開中華文明寶庫,首先要全面理解總書記講話的深刻內涵,堅持中醫藥理論自信、實踐自信與學術自信,推進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總書記提出治國就像中醫一樣辨證論治,既要扶正祛邪,又要養血潤燥。扶正祛邪就是把優秀的黨員干部扶起來,把“蒼蠅”“老虎”打下去;養血潤燥是給部分有點小毛病的黨員干部“滋補”,把他拉回來。總書記還指出,要續筋接骨、固本培元。國家經濟搞上去了,但社會發展存在薄弱環節,文明并沒有前進。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應該續筋接骨。接完了不長還是弱怎么辦,這時就要固本培元。中醫講固本培元就是補脾腎,補腎強筋壯骨,補脾生肌長肉,要給它補才能兩條腿一樣硬實,社會才能進步。 中華文明寶庫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文化知識與經濟社會資源,凝聚著深厚的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打開中華文明寶庫必須堅持文化自覺與自信。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健康中國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機制,推進中醫藥保護、傳承與利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堅持中醫藥主體發展與協同創新,不斷豐富發展中醫藥理論與實踐,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創新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模式,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維護健康與醫療保健需求。以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在服務人類健康中,使中華優秀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形成文化認同與共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李昱同志:中醫藥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如何傳承好、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總書記的講話告訴我們,“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就是中醫。”可見總書記對中醫藥的重視程度。我們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梳理、學習總書記有關中醫藥發展的講話精神,學習好、理解好、宣傳好總書記對中醫藥扶持的政策,以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勇攀醫學高峰為己任,做好中醫藥的科研管理工作。 周杰同志: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大力支持中醫藥發展,日常工作中,要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地投身于中醫藥事業。我們一定要深入挖掘中醫藥的寶貴經驗。中醫不僅是科學,更富含中華文化的豐富底蘊,引導著醫學的發展方向。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要加強學習,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堅定我們加快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信心,有力有序地推進中醫藥工作。 王思成同志:總書記在講話中,經常運用中醫藥理論和術語進行解讀,既體現了對中醫藥工作的高度關心和重視,更是對中醫藥行業的極大鼓舞和鞭策。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醫藥事業發展潛力巨大,在國家經濟社會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我們決心把總書記講話精神落實到中醫藥科技工作和傳統創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