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在全省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工作,對社區服務站、村衛生室具有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醫生證的衛生技術人員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以進一步提高基層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中醫藥服務能力,實現“村村有中醫服務”的目標。
根據通知,通過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提高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運用中醫藥基礎理論、診療方法防治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基本技能,最大限度發揮中醫藥技術在居民疾病預防與治療、康復保健等方面的作用,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規范開展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包括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培訓總學時數不少于10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40學時、臨床時間60學時。
通知要求,各省轄市中醫藥主管部門篩選適宜在本地區推廣使用的中醫藥適宜技術,組織區域內的理論培訓和臨床實踐培訓,重點推廣婦女、兒童預防保健和疾病診療、康復以及老年健康服務、慢病管理、養生保健等。在各省轄市的基礎上,省衛生健康委還將組織省級專家開展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示范班,遴選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較好的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培優拔高。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將進一步明確全省統一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方式,各省轄市具體組織實施,重點考核臨床實踐技能掌握情況。考核合格后,由各省轄市中醫藥主管部門頒發全省統一制式的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