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健康福建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高到30%以上,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進全過程、重大疾病防治全過程、疾病診療全過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實施方案》明確開展9項主要任務:婦幼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慢病中醫藥防治活動,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推廣活動,“中醫進家庭”活動,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中醫藥干預活動和鼻炎、腺樣體肥大、性早熟、矮小癥的中醫藥防治活動,醫體融合強健活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活動,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同時明確,到2025年,在三級和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少數民族醫醫院)開設優生優育門診的比例達到100%和90%,三級和二級婦幼保健院開展中醫藥專科服務的比例達到90%和70%,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85%,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每個中醫館能夠規范開展6類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在所有縣域均設置符合標準的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實施方案》明確,結合福建地區疾病譜和地域特點,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18項治未病干預方案基礎上,形成16個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和氣滯、血瘀、氣虛、痰濕4個狀態的治未病干預方案。加強二級以上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支持綜合醫院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推廣,發揮針刺、艾灸、拔罐、推拿、膏方、茶飲等多種中醫特色作用,促使廣大群眾養成中醫健康管理的習慣。
《實施方案》要求,發揮中醫藥在優生優育、婦幼保健和兒童生長發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圍孕期、圍產期的中醫藥調理和保健服務質量,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規范開展小兒推拿。積極推進小兒推拿應用進入托育園、幼兒園、社區、家庭。支持對老年護理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培訓,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和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機構。
《實施方案》要求,在中醫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使用青少年體質調理及中醫外治等適宜技術,對兒童青少年健康進行早防早控。針對兒童青少年肥胖、脊柱側彎等健康問題,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干預試點縣。在福建省中醫藥科學院門診部開展腺樣體肥大、矮小癥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干預試點工作。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國醫堂開展鼻炎、性早熟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干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