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蒙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發揮好中醫藥(蒙醫藥)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中醫藥(蒙醫藥)事業發展。
《政策措施》提出,將實施中醫藥(蒙醫藥)振興發展重點工程并作出具體工作部署,其中包含對實施中醫藥(蒙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加強中醫(蒙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蒙醫藥)科研平臺建設、實施名醫堂工程、實施中醫藥(蒙醫藥)產學研醫政聯合攻關工程、實施道地中藥材(蒙藥材)提升工程、建設自治區中醫藥(蒙醫藥)綜合改革區、實施中醫藥(蒙醫藥)開放發展工程等方面。
《政策措施》明確,加強中醫藥(蒙醫藥)人才培養,調整優化自治區高等醫學院校中醫學(蒙醫學)學科專業布局,逐步建立以中醫藥(蒙醫藥)課程為主、先中(蒙)后西的專業課程體系,增設中醫(蒙醫)疫病課程。堅持發展師承教育,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逐步提高高等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加強中醫藥(蒙醫藥)基礎、經典課程教師及臨床教師、師承導師培養。在國家、自治區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層次人才推薦、評選工作中,探索中醫藥(蒙醫藥)人才單列計劃、單獨評價。
為完善中(蒙)西醫結合制度,《政策措施》提出,將中醫藥(蒙醫藥)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第一時間全面參與應急處置和疫病防治。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接受必要的中醫藥(蒙醫藥)繼續教育。
在促進中藥(蒙藥)產業發展方面,《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進中藥(蒙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挖掘整理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蒙藥)復方制劑,指導、鼓勵中藥(蒙藥)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同名同方藥申報注冊。推薦符合條件的中藥(蒙藥)新藥進入快速審評審批通道。
此外,《政策措施》提出,增強中醫藥(蒙醫藥)發展動力,提高中醫藥(蒙醫藥)發展效益,營造中醫藥(蒙醫藥)發展良好環境,各地區要堅持“中西醫并重”,把中醫藥(蒙醫藥)工作作為重點,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同謀劃、同推進、同落實、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