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22年北京中醫藥工作會召開。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進一步全面深化部署北京中醫藥“十四五”規劃實施和2022年重點工作,提出將在基層鄉村建立中醫“上工工作室”,試點建設一批融中醫藥歷史、文化、體驗、康養、產業為一體的社區居民“中醫健康生活廳”。在全國率先實現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格局、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中醫藥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會議明確,北京將創新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完善以健康為中心的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基層中醫健康管理模式,在基層鄉村建立20個中醫“上工工作室”,以補貼、貸款等多種形式的吸引政策,引導中醫臨床專業人才來基層就業,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可及性。試點建設一批“科普化、智慧化、立體化”,融中醫藥歷史、文化、體驗、康養、產業為一體的社區居民“中醫健康生活廳”,依托專家團隊和基層名中醫工作室提供中醫“全科+特色”融合服務。率先推進中醫藥“學術、服務、管理、人才培養”四模式協同改革,遴選3~4個示范單位,試點探索以中醫整體醫學觀為特質、以中醫非藥物療法為核心、多學科資源整合、醫針藥結合、防治保康一體化的中醫綜合服務模式,區域多發病預防性中醫藥健康管理的上工治未病服務模式。
在深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將重點支持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和中西醫結合等學科建設,培養“中醫+”“+中醫”多學科交叉人才,引領帶動全國中醫藥學科發展。構建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貫穿中醫藥人才發展全過程的師承教育體系。探索研究師承教育與學位掛鉤制度。推進中醫藥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師帶徒制度,培養中醫藥行業“大國工匠”。
為加強中醫藥公共衛生應急與救治能力建設,將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西醫聯合防治方案,在定點醫院實行中西醫雙組長雙查房制度,建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藥預防性投藥的長效機制,覆蓋率達到100%。在定點醫院開展重點傳染病中醫藥證候學信息監測。推進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