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的要求引起中醫藥界代表委員熱烈討論——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為全年中醫藥工作定下基調,明確重點工作任務。
2021年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地見效,推動謀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極其關鍵的一年。全國兩會期間,中醫藥行業的代表委員們熱議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如何貫徹政府工作報告中醫藥工作要求,推動中醫藥在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積極建言獻策。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深感振奮,他表示,全國中醫藥大會后,中醫藥行業共同努力,積極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與西醫優勢互補、相互協作,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中醫人,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體現國家在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進程中,不斷提升對中醫藥的支持力度。
“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將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迎來新的春天。”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吳煥淦同樣難掩心中激動,他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要求,將中醫藥振興發展的目標落到重大工程實施上,這是對《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強調和補充,中醫藥振興發展有了重大抓手。
從《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出爐,到《中醫藥法》的頒布實施,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繼發布,回顧黨中央、國務院支持中醫藥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深感振奮,“正如總書記在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賀信中所言,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張智龍認為,步入新發展階段,中醫藥振興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作用。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建設,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系統完備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是推動科技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
代表委員們呼吁全體中醫藥人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執著的干勁務實的作風,在中醫藥振興發展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開創新時代的氣象萬千。
構建中國特色衛生健康模式
在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看來,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重要指示,為建設中國特色衛生健康模式,為做好新時代中醫藥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中西醫并重,更加凸顯此項工作的重要性。
“全面落實中西醫并重的方針,關鍵在于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中醫藥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中醫、西醫在平等地位上,從各自的理論體系和專業角度出發,做出各自獨立的判斷,相互補充、積極配合、取長補短。”阮詩瑋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陳香美院士闡釋她對中西醫結合重要意義的理解:中西醫結合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療健康衛生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對于繼承發展中醫藥學,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促進醫學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如何落實中西醫并重方針,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丁光宏建議:明確中西醫并重發展模式,加快促進相關政策法規落實;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建立中西醫融合的診療模式;加強中西醫融合方面的人才隊伍培養;加強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科學研究。
以重大工程為抓手實現振興發展
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需要突出重點,聚焦關鍵環節。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重大抓手,是新時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黨和國家對中醫藥提出的具體要求。
黃璐琦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補短板強弱項,真正做到中西醫并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醫藥文化和學術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醫學界對中醫藥理論和其科學性的理解和認同,推進中醫藥在世界范圍的創新發展,為構建人類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
阮詩瑋認為,以實施重大工程的形式振興發展中醫藥,保證工作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實效性,關鍵在于有一張可操作的施工圖。包括人才隊伍、陣地建設、資金投入、應用力度、評價評判、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保障等方方面面,切實把中西醫并重方針貫徹落實到使每個人每個病例的精準細節中去,以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任的態度,走中國特色醫學發展道路,構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和人類命運衛生健康共同體。
“實施重大工程,重點可放在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發揮人才工程的引領作用。”吳煥淦聚焦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提出應切實加強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的人才隊伍和基地建設。在此基礎上構建科學大平臺,加大投入建設中醫藥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加強多學科前沿技術與中醫藥的深度交叉融合;挖掘總結中醫藥優勢病癥并推進臨床應用;推動中醫藥科技原始創新,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促進中醫藥全面振興,為人類的健康作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表示,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急需從大科學、大人文角度切入,在中醫思維和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充分利用綜合性高校、科研機構及醫院一流的人才資源、科研平臺和多學科優勢,去挖掘中醫藥精華,真正實現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
“期待政府加大對中醫藥支持力度,真正實現中西醫并重,讓中醫藥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說。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馬駿表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是貫徹習總書記對中醫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最好詮釋。“作為中醫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實踐好。”馬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