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忠德教授團隊近日發布研究成果,應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辨證論治可以減少新冠肺炎重癥患者28天病死率(從21%下降到5%),全文發表在《Phytomedicine》(中文譯為《植物藥》)。
該研究以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間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醫院收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病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評分匹配的方法進行研究。
結果顯示中藥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基線無統計學差異,兩組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中藥治療組第28天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1% vs 5%),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同時,與第28天的對照組相比,中藥治療組死亡相對風險為0.222,相對風險降低率為0.775,絕對風險降低16.2%。
此外,研究發現中醫治療后,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等主要癥狀改善,發熱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4天 vs 7天),且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技專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帶領下,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指導下,張忠德教授帶領援鄂醫療隊深入隔離病房,抓住重癥患者的核心病機,擬定了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湯,已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和PCT專利。
既往研究顯示中醫藥對輕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有較好療效,本研究顯示了中醫藥救治重癥患者的優勢,為助力全球抗疫、提高重癥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研究由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武漢市漢口醫院醫療隊完成, 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急專項、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醫急癥重點實驗室應急專項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