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永州的瑤族大山走到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會場,唐純玉用36年孜孜不倦的追求詮釋了一名中醫藥人的擔當。
作為湖南時代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純玉的生活與中醫藥早已不可分割。在她辦公室的墻上掛著這樣一句話,“主動思考、樂于創新,用工匠精神將工作做到極致。”這份誓言隨著唐純玉的中藥研發之路,已融入她的血液里。
“全國勞模的勛章不是屬于我個人的,而是屬于我所在的團隊。我很珍視國家給我的榮譽,也將帶著這份榮譽繼續投身我深愛的中醫藥事業,影響我身邊的人,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人生。”唐純玉說。
實驗室里的“匠人”
1982年,唐純玉進入湖南零陵制藥廠(時代陽光藥業的前身)成為一名普通的化驗技術員。
5年后,時任湖南省省長的熊清泉對一個民間秘方進行專門批示,零陵制藥廠受命將其研制成中成藥,年輕的唐純玉成為研究團隊中的一員。
從此以后,實驗室成了唐純玉的另一個“家”。
“搞創新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有時候甚至是通宵達旦,連續幾個禮拜都不休息。”唐純玉說,研發過程再累、再艱辛都不算什么,怎樣把藥品的療效和穩定性最大化才是她最關心的事情。
失敗了,再試驗,再失敗,再試驗。在很多個夜晚,同事們總能看見她穿著白色的實驗服在實驗室里研究的身影。這樣經歷了8年時間,通過國家、湖南省內科研團隊和專家的共同努力,認真把控從工藝研究到質量標準制定的每一個環節,最終產品研制獲得了成功。
喉咽清口服液這個可用于兒童和成人,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廣泛認可的中成藥就這樣誕生了。
1995年,喉咽清口服液取得了國家新藥證書,這意味著它可以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填補了湖南省抗感染中成藥領域的空白。
看著在自己手上誕生的“孩子”終于走向臨床一線為患者服務,唐純玉的心里很激動。
更多的成果接踵而至。
產品上市后,唐純玉和研究團隊一起對產品進行持續的質量技術提升研究和臨床療效再評價研究。以喉咽清口服液為載體的“中藥口服液體制劑共性技術研究”列入了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隨后,喉咽清口服液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其產品標準上升為《中國藥典》標準。2017年該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又被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確定為兒童抗新冠肺炎感染用藥。
2002年湖南零陵制藥廠改制后,唐純玉因工作中的出色表現成為時代陽光藥業的副總經理、執行董事。“能吃苦、有耐心”是同事們為她貼上的標簽,公司技術部經理唐代鳳說:“遇到每一個瓶頸的時候她都用心去鉆研,每一個步驟不達目的不罷休、不解決問題不罷休。”
“我們就是要打造一批核心產品,要不斷創新,只有讓中藥企業贏得市場,才能贏得未來。”唐純玉說。
如今很多年過去,無論走到哪里,唐純玉隨身的包里一直都帶著一支喉咽清口服液。她說,這是她中藥夢想的開始。
田野間的“熱心人”
唐純玉的家鄉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位于在瑤山深處。小時候,她居住的房屋前后,都種著很多草藥。唐純玉自小就和中醫藥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大山走出來的唐純玉也牽掛著大山。
在唐純玉心里,大山就是一個天然的中藥寶庫。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了零陵區郵亭圩鎮馬鞍嶺村,這里群眾的貧困現狀令她十分憂心。從此,這個村莊的脫貧事業成了唐純玉心頭的牽掛。
她決定將馬鞍嶺村列為公司地方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
2018年,時代陽光藥業免費提供種苗,定期派員技術指導、保底收購三項惠民措施,與馬鞍嶺村級合作社簽訂了70畝紫蘇、土牛膝等中藥材種植協議。為加強技術指導,唐純玉每月堅持下村1~2次,還與種植藥材戶建立微信群,及時指導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管護等工作。2018年藥材實現產值12.3萬元,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5.2萬元,為貧困戶分紅28800元。
作為企業高管,她積極促成企業與永州地方經濟合作,推廣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促進產業扶貧。2018年,唐純玉牽頭時代陽光藥業在零陵區郵亭圩鎮馬鞍嶺村等省級貧困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建立喉咽清口服液主要原料“土牛膝”等中藥材示范基地100多畝,實施技術創新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先后組織永州市藥學會及企業科研人員開展中藥材種植科技活動,為農民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工作。
2018年,唐純玉帶領團隊申報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將技術創新的觸角從實驗室走進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提出了“從田間到病床”的品質跟蹤,建立中藥材的追溯體系。
唐純玉說:“要在‘時代陽光’這個平臺上,用獨特的創新視野,將技術創新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書寫出獨屬于永州本土的‘中藥大品種’。”
兩會上的“大忙人”
在每年的兩會上,以一襲瑤族服飾裝扮亮相的唐純玉總會吸引很多閃光燈。通過她的服裝,人們不難識別出她的身份——民族醫藥的代表。
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她“三句話不離本行”,促進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成為她發聲的重點領域。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唐純玉就帶著問題,專程回到家鄉江華,深入調研當地瑤族醫藥和中醫藥發展的現實問題。通過深入調研,她發現基層人民群眾對于中醫藥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中藥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我國眾多的中藥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危機,甚至很多群眾到國外購買漢方藥,中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最迫切的事情。
進一步的調研和訪談之后,唐純玉發現,因中藥質量控制標準體系、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合格”的中成藥和“優質”的中成藥無差別競爭,導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為此,在2018年全國人大會議上,唐純玉就建議健全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加強專業檢測機構建設,健全第三方檢測平臺,鼓勵建設質量可溯源體系,出臺優質優價配套政策,以促進高品質中成藥發展。這一建議,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認可并向全國人大推薦為好建議。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醫藥產業發展中面臨的行業共性問題,唐純玉提出了“關于以中藥注冊監管機制變革推動中藥科技創新的建議”等多項建議。她建議國家加大對中醫藥行業的支持力度,給中藥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充分的空間。國家藥監局等相關部門多次組織代表就相關建議進行了交流和回應,并且國家藥監局在不斷地完善中藥新藥評價體系,更加注重中藥的特性和產品的臨床價值。
今年兩會,她又圍繞中藥的創新發展,支持高品質的中醫藥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等方面提出建議。
“為人民發聲,為中醫藥的發展發聲是我的責任。”唐純玉說,獲得“全國勞模”的榮譽只是一個起點,自己還會在工作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