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扎實推動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藏醫藥文化建設和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引向深入。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藏醫藥發展,先后多次召開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專題會研究部署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成立了健康西藏建設領導小組,并由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藏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優化。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通過推進藏醫院等級創建工作,藏醫院內涵建設不斷加強,自治區和山南市、日喀則市、昌都市四家藏醫院成為三級甲等民族醫醫院,那曲市藏醫院被評為三級乙等民族醫醫院。2019年,全區藏醫年診療人次增加到334萬。同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藏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52種藏藥和128種藏藥“卡擦”列入了《西藏自治區基本用藥藏藥目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藏藥品種數已增加至50種,自治區醫保目錄藏藥品種達到141種。此外,不斷完善各級藏醫院服務功能,通過實施基層藏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共投入6970萬元建立了697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覆蓋率分別達到94%和42%。
“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在地市級及以上藏醫院建設治未病中心的同時,仍持續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先后整理出版300多部藏醫藥古籍文獻,收集出珍貴古籍文本600多卷,形成《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30卷并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自治區每年開展藏醫師承出師考試,全區藏醫藥高級人才、技術骨干和基層實用型人才梯隊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間,藏醫藥文化建設和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引向深入,通過參與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和國內外傳統醫藥學術交流等活動,藏醫藥文化宣傳和推廣取得顯著成績。藏醫藥巨著《四部醫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和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藏醫藥項目總數達20多個。藏藥材資源的保護和種植技術研究也順利進行,綠絨蒿、婆婆納、桃兒七等瀕危藏藥材和貝母等貴重藏藥材的人工種植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冠疫情暴發后,西藏自治區第一時間印發《西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藏醫藥防治方案》(藏漢雙語),為藏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同時,組織藏醫藥專家研制生產 “九味防瘟香囊”等防疫藏藥,開展疫情防控健康宣傳系列活動。五年來,自治區立足實際,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藏醫藥特點的發展道路,以實現藏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