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官方微信  
      郵箱 微信
       
       
        (官方微信)  
      首頁   官方微信公開回復
       
       
      官方微信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官方微信
      針灸申遺十周年|非遺針灸如何傳下去,活起來?專家學者這么說!
      時間:2020-12-10 08:23:21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十周年以來,其傳承和保護隨著新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語境的出現,不斷創新和發展——

        1971年,美國著名記者詹姆斯·羅斯頓隨同尼克松訪華期間患了闌尾炎,住進北京協和醫院。在做完闌尾切除術后第二天,他的腹部有種似痛非痛的難受感覺。協和醫院用針灸為他治療后,詹姆斯的腹脹明顯減輕且沒有復發。這位記者回美國后,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引發了美國的針灸熱和西方國家的關注,這也逐漸揭開了中醫針灸神秘的面紗。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中醫針灸”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和使者,中醫針灸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

        作為一種富含生命氣息的活態文化,“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十周年以來,其傳承和保護隨著新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語境的出現,不斷創新和發展。“中醫針灸”申遺十周年特別活動暨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2020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海南舉辦。10年來,中醫針灸取得了哪些保護成果,又有哪些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走進了會場。

        傳承是根本要義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和宗旨,而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遺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楊金生告訴記者,針灸申遺成功時,四位代表性傳承人程莘農、賀普仁、郭誠杰、張縉均已年過八旬,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積極開展傳承保護工作,以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將四位代表性傳承人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進行系統梳理并記錄下來,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文獻資料。此后,這項工作擴大至國家級。

        “中醫針灸起源于中國,帶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質,閃爍著中華民族關于人、自然界和宇宙關系的認知實踐的智慧光芒,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針聯主席、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認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的文化屬性不能被忽視,必須從文化的角度,對中醫針灸進行凝練和解讀。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組織編寫了《中醫針灸傳承保護叢書》,其中《經穴內涵》一書就詳細介紹了經絡穴位的起源演變、命名定位、功能作用以及經絡掛圖、針灸銅人、經穴歌訣等,展示了經絡穴位的文化內涵和傳承印記。

        而在徐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學術流派研究與傳承專業委員會主委夏有兵看來,學術流派也是針灸非遺保護的一個重要命題。

        “針灸經歷過沒落的百年,從學術傳承角度來看,當代針灸學幾乎都源于近代以來的中西匯通。”據夏有兵介紹,1822年,清朝道光帝一反歷代于太醫院中設針灸為專科的常例,著令太醫院永久停止針灸科,自此,政學兩界逐步遠離針灸,針灸傳承經歷了沒落的百年,經此百年而依然存續的針灸世家屈指可數。直至20世紀20年代后,承淡安行醫辦學、著書立說,形成了以融通中西醫學為特色的現代針灸學術研究群體,令蒙塵已久的針灸醫學再度發揚光大,新的針灸流派也不斷涌現并活躍起來。

        以程莘農領導的經絡現代研究、邱茂良領導的臨床研究、楊甲三領導的腧穴研究等,無不是在承淡安倡導的現代針灸學術研究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和分化。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遴選了64家中醫流派傳承工作室,其中就包括了10家針灸流派傳承工作室。2013年,中國針灸學會成立學術流派研究與傳承專業委員會以保護針灸流派的多樣性,每年組織召開交流研討和培訓,交流學習流派的學術特點和傳承經驗,以流派建設促進學科發展。此次“中醫針灸”申遺十周年特別活動中,來自重慶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刺熨療法”傳承人劉光瑞,從中醫針灸相關文物的傳承與保護闡述了針灸臨床發展的重要意義。此外,專家們還對“澄江醫學”“新安醫學”“嶺南醫學”等流派的針灸發展起源和傳承進行研討,交流了“秦氏”“程氏”“方氏”“彭氏”等針灸學派的學術特色和臨床經驗。

        在實踐中永葆活力

        “中醫針灸是鮮活的,是一個活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它最好的保護就是在實踐中發揮它的最大作用。”劉保延分享了一組數據,研究顯示,針灸涉及到的疾病譜達到500多種,其中顯效病種有80余種。2016年,中國縣級以上中醫院針灸門診的患者達到了2500萬人次。在健康服務業方面,針灸在保健調理、美容減肥、消除疲勞等方面的功效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我們既要尊重非遺項目的文化特性,又要挖掘其科學內涵,不僅要保存優秀的古老技法,還要為今天的民眾服務,這是我們做這項工作的初衷。”中國針灸學會副秘書長劉煒宏也持有同樣觀點。

        針灸也在服務海外民眾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全球傳統醫藥調查結果顯示,針灸應用居所有傳統醫藥之首。2014年世界針聯的調研結果顯示,183個國家和地區有針灸應用,20多個國家有相關立法,59個國家和地區承認針灸的合法地位,這些數據足以說明,“中醫針灸”已經成為了“世界針灸”。

        會議期間,世界針聯“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培訓(評估)中心菲律賓掛牌儀式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針灸走向世界的步伐又邁出關鍵一步。

        “世界針聯一直致力于針灸的國際學術交流、教育培訓和標準制定工作,引領和推動針灸在全球的發展,針灸申遺成功后,我們更加緊相關工作。”據世界針灸學會副秘書長楊宇洋介紹,為在國際上開展針灸的非遺傳承工作,2013年11月2日,時任世界針聯加拿大執行委員的吳濱江提出成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國際傳承工作委員會。2014年6月15日,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國際傳承工作委員會在黑龍江正式成立。2015年9月24日,國外首家世界針聯中醫針灸傳承基地落戶加拿大多倫多,此后又相繼在海外建設了3家傳承基地,在國內建設了6家傳承基地。

        楊宇洋說,世界針聯還積極開展國際傳承班,通過代表性傳承人親授帶教、經典研修、臨床實踐等方式,在國際上培養一批醫德高尚、理論扎實、技術精湛的優秀針灸人才。搭建國際交流平臺,舉辦世界針灸學術大會、世界針聯會員大會、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和“一帶一路”中醫藥針灸風采行等品牌活動,進一步提升針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有關中醫針灸的高質量研究成果接連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尤其是基于療效的臨床循證研究,說明針灸的研究成果和療效也日益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楊金生告訴記者。

        “近五年發表的影響因子大于5的針灸臨床試驗文章占比為14%,大于10則達到了13%。”劉保延提供的一組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觀點。劉保延總結說,近年來,針灸臨床服務量逐年增長、研究質量不斷提高,針灸標準化研究成果顯著,中國制定和修訂了28項針灸國家標準、22項針灸行業組織標準、4項國際組織標準和4項ISO國際標準,這些都對針灸現代化和國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中醫針灸的活態傳承注入了更多活力。

        挑戰與機遇并存

        “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周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及時總結形成診療方案,鞏固擴大優勢,帶動特色發展。”2019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首次在中央層面上對針灸工作提出要求,讓行業為之振奮,“可以說是一盞指路燈,一劑強心針。”楊金生說。

        針灸申遺十年來,發展成果斐然,但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也該清醒認地認識到,在國內,針灸服務模式不能滿足臨床需求,一些針灸理論脫離臨床實際,臨床研究缺乏客觀評價,基礎研究成果未能轉化。在國際上,針灸發展面臨著對傳統針灸理論的挑戰,發展的異化和去中國化,甚至有國外學者對針刺療法的起源、機制和效果提出異議。

        “需要創新發展針灸的理論體系、改變以療法分科的服務模式、開展大樣本臨床驗證性研究。”劉保延建議,此外,為推動針灸進入國內外的健康服務和健康管理業,還需要增加針灸的代際傳承能力,加強針灸技師的培養,豐富和完善針灸的理論體系,使針灸成為中西醫優勢互補與融合的典范。

        “針灸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要求我們原原本本保護,更要求我們要再創造再利用再發展。現代醫學豐富針灸理論和療法的同時,如何保持針灸的傳統并不斷再創造,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楊金生呼呼,應將針灸納入一級學科,從深度和廣度上細化針灸學教學和研究的內容,豐富和發展針灸學。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凝聚行業共識,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臨床操作指南。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各級非遺項目中也不乏針灸技藝類的身影。據初步統計,我國目前發布的中醫、少數民族醫藥類的各級非遺項目共610項,針灸技藝類約有4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級項目29項,市級項目11項。劉煒宏建議,應成立國家級的專門傳統醫藥類針灸技藝非遺項目審定組織,對申報項目去偽存真,去蕪存菁;對產生于民間的針灸技藝進行科學評估,同時加強對已立項項目的規范化整理。(記者:黃蓓)

        延伸閱讀

        在“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邀請在中醫針灸傳承和保護工作中曾作出突出貢獻的領導、專家暢談中醫針灸如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小編選取了部分發言,一起來看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把中醫針灸繼承好 發展好 利用好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豐富了中華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中醫針灸作為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其在2010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我國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標志之一。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和中國針灸學會作為“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單位,組織開展各項海內外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大力推進針灸代表性傳承人傳承工作,積極承擔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提高中醫針灸的認知度,保護針灸流派的多樣性,促進中醫針灸國際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新時代,希望我們能做好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切實把中醫針灸這一寶貴遺產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為服務民眾健康作出應有貢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歐陽波:讓更多群眾感受體會中醫針灸文化

        中醫藥學是醫學和文化并重的學科,其文化屬性在醫學屬性的基礎上展現出了特殊價值,這樣的價值也決定了中醫類非遺項目的特殊性。醫學是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中醫藥學流傳至今依然廣泛使用,且有良好療效,其本身就是守正創新、取其精華的過程,流傳下來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而醫學由于和人息息相關,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積累很多天文、地理、人文社會及心理學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會在醫學中體現。因此中醫學的文化價值具有獨特性和廣博性。

        “中醫針灸”非遺項目要研究和傳播并舉。如何使非遺傳播的學術專業內容讓更廣大的群眾認識理解,如何把非遺的知識和文化內涵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體會到,并在傳播中得到認可,是我們要做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推廣針灸應國內和國外并重。近年來,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步伐越來越快,針灸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而中醫藥具有原創科學的價值,已經在183個國家和地區認可和使用,是一個偉大寶庫,值得深入挖掘和推廣,更好造福人類。

        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綜合處副處長魏波:中醫針灸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中醫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傳統醫藥也是非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的非遺保護和傳承發展。文化和旅游部非常重視“中醫針灸”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傳統醫藥有137項,傳承人有132個,針灸方面,國家級的非遺項目目前有5個。2012年以來,國家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在中醫藥支持中共投入1.13億元。今年7月25日,為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的傳承發展,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成立了中醫藥非遺協調委員會和中醫藥委員會。

        2010年申遺成功以來,中醫針灸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契機,也成為國際社會對中國傳統醫學認可的里程碑。近年來,中醫針灸的影響力顯著提高,中醫針灸的傳承振興使其成為中國非遺保護成果的典型代表,并作為文化使者走向了國外,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國家級非遺“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曹洪欣:“中醫針灸”申遺成功的意義與收獲

        “中醫針灸”申遺成功意義重大。一是歷史意義:讓國際社會認識了中醫藥,在歷史發展中奠定了中醫藥的地位。二是學術意義:中醫針灸作為中醫藥實踐理論的精華之一,有獨創優勢的學術地位。三是傳播意義:促進了中醫藥走進世界,擴大了國際影響,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主要收獲有三點:一是更加注重、珍惜、學習、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特別是中醫藥、中醫針灸文化。二是更加注重傳承精華,在文獻中保護發展精華,這是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三是更加注重保護利用,積極申報國際標準,加強與ISO的聯系,把握標準制定主導權,促進中醫藥的發展。更加注重傳承人的培養、項目的發掘和理論的實踐,為健康中國建設作貢獻。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聚焦傳承發展創新 傳好中醫針灸“接力棒”

        當年提出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還存在一定爭議。后經反復討論,申遺工作從“中醫藥”改成“中醫針灸”,因為針灸是中醫藥的針灸,是中醫理論下的針刺療法。2010年“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對行業起到了極大的振奮作用,讓古老的醫學走向了世界殿堂,而且賦予了中醫針灸新的含義——進入名錄,繼續為人類健康做貢獻。

        “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在國內外社會產生了一系列非常好的影響力。201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檔案局在京聯合發布,我國兩部中醫藥典籍《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順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之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中國香港衛生署,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和香港博愛醫院一起開展中醫針灸戒煙的活動,在國際平臺上參與公共衛生與防治意義極大。2018年藏醫藥浴法在申遺過程中吸取了中醫針灸申遺的經驗,也很快申請成功。這體現了一個重大事件對整個行業的帶動和聯動性。

        聚焦傳承,給年輕后代留下寶貴財富;發展創新,在新的科技信息化的手段下,對中醫藥進行現代詮釋和全新定位,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和使命。針灸科是廣安門醫院的優勢和重點學科,也有著非常多的人才財富,我們會把接力棒更好地傳下去。

        國家級非遺“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田從豁:針灸事業需要更多人參與和發揚

        我從抗美援朝戰爭任軍醫時期便開始從事針灸工作,中醫針灸在當時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對針灸的熱愛所以我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去發揚中醫針灸,在臨床中敢于用針灸,想辦法發揮針灸的有效作用。

        針灸在世界的傳播受到了很大的重視。1964年我去法國、阿爾及利亞等國家,每天針灸的門診量有一二百人,當地人覺得這樣的治療方法新鮮又有效。

        希望我們的針灸事業有更多人去參與、宣傳和發揚,希望每一個中醫人做出最大的努力。

        國家級非遺“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賀普仁之子賀林:傳承針灸學術精華是責任和義務

        座談會使我深深感到守正創新對針灸臨床的意義。比如我們現在臨床上大力推廣的火針技術,是十年前在中國針灸學會的統領下,一起參與制定火針技術規范操作的國家標準。通過這十年的努力,火針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普及到了很多地區。所以在傳承過程中我深刻地感覺到,把上一代針灸前輩在臨床中的學術精華如何傳承下來,繼續下去,對我們來說是責任和義務。希望進一步支持臨床工作,使非遺技術守正創新,不斷傳承下去。同時,針灸傳承要加強學術流派研究。

        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程氏針灸”學術傳承人楊金生:“中醫針灸”非遺保護的核心在于創新

        十年來,我們課題組承擔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科協等單位的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課題,我們不僅對中醫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從醫源、醫道、醫理、醫術、醫德五大核心內容和醫案、醫脈、醫績、醫言、醫評整理研究五大基本內容的十個模塊,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而且從文化的視角,對針灸非遺項目從中醫針灸、傳承精粹、經穴內涵、文化養生和代表流派五個方面,進行了客觀的解讀,出版中醫針灸傳承保護叢書,以期能夠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這些工作讓我們真正懂得非遺傳承保護的核心要義,一是要原汁原味保護,為人類留住時代印跡,重在守正;二是要在保護中再創造,為社會進步所發展利用,重在創新;三是要弘揚文化智慧,為未來啟迪原創思維,重在精華。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大片www| 小丑joker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里番全彩本子库acg污妖王|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交性又色又爽又黄|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草草影院地址ccyycom浮力影院37|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www.免费在线观看| 日产国产欧美视频一区精品|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 又黄又爽的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 日本三级生活片| 五月婷婷伊人网| 欧美极品第一页| 免费扒丝袜在线观看网站|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一卡2卡3卡四卡海外精品 |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草莓视频污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在线观看你懂得| yy22.tv夜月直播|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毛片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