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四川省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高質量融合發展,基本完成《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重點任務。其中,中醫醫院數、中醫醫院床位數、每千人口中醫執業類(助理)醫師數等位列全國前三,基層中醫藥服務量占比達46.91%,接近五成。
“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先后印發《四川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四川省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關于開展“三個一批”建設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明確中醫藥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
“十三五”以來,四川省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截至2019年底,全省中醫醫療機構7578所,中醫醫院316所,開放床位數80447張,每千人口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88張。2019年中醫醫院總診療量4248.1萬人次、出院244.74萬人次,分別占全省醫院年診療人次和年出院人次的19.35%、17.68%;全省93.42%的鄉鎮衛生院和93.3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中醫科(室),85.71%的村衛生室和96.4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基層中醫藥服務量占比達46.91%;建成三級中醫醫院45所、二級中醫醫院175所,獲準建設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17個,建有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64個,新建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161個,篩選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103項,全省93.1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9.52%的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同時鼓勵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截至2019年底,全省社會辦中醫類醫院達到120家,中醫診所達到6600家(其中備案制中醫診所1573家),較“十二五”期間分別增加79%、32.5%。“十三五”以來,四川省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畢業后教育。建設10個國家中醫住培基地、20家協同單位、25家基層實踐基地,累計培養合格住院醫師3116人、中醫全科醫生1439人、“西學中”人員853名,累計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中醫)540人;中醫藥繼續教育實現縣級以上中醫藥機構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四川省還大力推進“互聯網+中醫醫療”服務,8家中醫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醫院審批,196家中醫醫療機構接入在線健康咨詢,101家醫院開通在線問診,擴大互聯網診療范圍;開展中醫醫療聯合體建設。明確公立中醫醫院在醫聯體建設中的主體地位,17家中醫醫院牽頭組建了城市醫療集團,22家中醫醫院牽頭建立了38個專科聯盟,18家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立了33個遠程醫療協作網絡平臺,71家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了縣域醫共體。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四川省率先發布預防處方,積極研發系列中藥制劑,系列制劑通過應急防控用藥特別審批程序,取得醫療機構制劑批準文號,在全省226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調劑使用,并納入醫保支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