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當記者在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巡檢鎮黑彰村見到53歲的村民陳軍良時,他剛剛結束上午的田間勞動。“在五味子種植合作社干一天,可以掙60元,一年下來收入近1萬元。”陳軍良說。
洛南縣位于秦嶺華山南麓,縣域大半是山區,此前很多年地理交通、思想觀念等因素制約了當地發展,成為貧困縣,不少農戶是貧困戶。不過,洛南山區風景秀麗,是一個“天然藥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洛南縣狠抓產業扶貧,努力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舉措之一就是鼓勵村民發展中藥材種植。
陳軍良所說的合作社,是當地一家中藥材種植扶貧企業——煜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自2017年注冊成立以來,該合作社共流轉包括黑彰村在內的幾個村莊的土地3000余畝,引進優質五味子、花椒、連翹等中藥材品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方式發展集中種植,為當地貧困群眾提供種植、加工、儲備管護等就業崗位。得益于合作社帶動幫扶及當地群眾發展山地林下經濟、采集山果、外出務工等,2018年黑彰村摘掉了貧困帽子,陳軍良也于2019年脫貧。
據洛南縣委書記璩澤濤介紹,洛南縣堅持興產業、擴就業,筑牢群眾增收基礎,近年來積極推進中藥材、核桃、食用菌等25個脫貧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其中,發展中藥材10萬畝。
在洛南縣城關街道羅坡村,漫山遍野的連翹已成為村民們的致富寶貝。幾年前,羅坡村還是一個基礎設施陳舊、主導產業不明晰、貧困發生率20%的村莊。2015年,在廣東經營醫療器械多年的羅盼盼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憑借多年的營銷經驗,認為應充分利用村里的地域優勢,發展中藥材連翹種植產業。
經過示范引導,羅坡村分兩年栽植了1700畝連翹,并把符合退耕還林的700畝林地申報了退耕還林項目,僅此一項就為貧困群眾增收100余萬元。后來,考慮到連翹種植收益有見效期,村里又引導村民在連翹地里套種中草藥豬苓,在林下套種朝天椒,在春季發展連翹花海旅游等。目前,羅坡村已形成連翹、朝天椒、豬苓三大主導產業,農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今年村集體經濟積累已超過50萬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村容村貌不斷改善。
隨著中藥材、食用菌、辣椒、核桃等一個個扶貧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各項脫貧舉措的推進,洛南縣的貧困發生率由5年前的24.9%降至目前的1.17%。今年2月,洛南縣正式脫貧出列。
“在接下來的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中,我們將以更寬的視野推動產業興旺,以更高的標準改善民生福祉,交出一份讓群眾滿意的答卷!”璩澤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