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25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和第六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在廣西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致辭,副主任于學軍出席論壇并作主旨演講,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會見,副主席黃俊華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達代表主辦方發布《第三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倡議》,并在傳統醫藥論壇開幕式致辭。

孫達指出,自2009年起,中國與東盟國家構建了高水平交流平臺——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傳統醫藥持續納入中國—東盟衛生部長會議、中國—東盟衛生發展高官會議議題,成為中國—東盟衛生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與東盟傳統醫藥合作不斷推向縱深發展。
孫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國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占比達到9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并不斷優化完善診療方案,有效提高了治愈率。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鑒和使用”,從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的貢獻。

孫達希望,中國—東盟進一步加強深度合作,攜手應對后疫情時期衛生領域的挑戰,堅持發揮傳統醫藥優勢,助力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堅持推動傳統醫藥發展,提升民眾健康福祉,堅持深化傳統醫藥合作,共筑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第六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以“傳統醫藥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為主題,圍繞傳統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資源保護和健康產業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