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參加“中醫藥的國際化”、“中日韓醫療與旅游高層對話”、“病毒與人類”三場分論壇活動。在主題為“面向未來——中醫藥的國際化”分論壇上,王國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有關情況。他說,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凝聚著中華文化精髓的中醫藥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和重視。現代醫學模式從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綜合因素的醫學模式轉變,而中醫藥的發展代表著未來醫學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下,中醫藥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要加大扶持、積極推動、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的發展,這為中醫藥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基礎。 王國強說,隨著健康觀念與醫療模式的轉變,中醫在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領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國外對中醫藥的認同性和需求量都在不斷增加。截止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71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已與外國政府、地區組織簽訂了83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據了解,目前,我國在42個國家開展中醫援外服務,在非洲的中醫援外人員,多年來幫助非洲人民抗擊瘧疾、試治艾滋病,贏得了廣泛的民眾基礎。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高度認可中醫藥治療“非典”的臨床研究,建議將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推廣。在坦桑尼亞開展的中醫藥試治艾滋病項目,運用十多個中藥復方和辯證論治湯藥,取得了明顯成效。在非洲科摩羅開展的青蒿素復方快速控制瘧疾項目,實現了瘧疾零死亡率等。 王國強表示,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國將按“六先六后”戰略推進中醫藥海外發展。一是先內后外,以外促內。先把國內的中醫藥發展好,吸收國外好的經驗與做法,倒逼國內發展中醫藥。二是先文后理,以文促理。以中醫藥文化傳播為前提,讓大家了解中華文化,進而了解中醫藥的理論體系,從而更好地促進中醫藥走出去。三是先藥后醫、醫藥結合。一定要促進中藥走出去,從藥的療效認識中醫,從而形成對中醫的需求。四是先點后面、點面結合。要先在全球設立中醫藥示范區,特別是一些基礎條件好的地方建立中醫藥中心,樹立樣板,然后推廣。五是先易后難、難易結合。把最容易出去的先推廣,然后再帶動其它中醫方法走出去。六是先民后官、以民促官。積極促進中醫藥通過民間走出去,用民間來促進官方合作,通過官方合作破除影響中醫藥走出去的壁壘,使得中醫藥能夠走得更好、更遠,真正為維護民眾的健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