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首屆全國中醫藥教育國際化暨產學研協同創新研討會在江西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出席會議并指出,中醫藥要走教育國際化之路、實干擔當之路、產學研結合之路,助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

王國強要求,要利用好中醫藥這把傳統鑰匙,走教育國際化之路,助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
一要把人才培養放在優先位置。培養一批開展中醫藥國際化教育的復合型人才。
二要把平臺建設作為重要陣地。積極探索多種合作辦學方式,鼓勵國內中醫藥院校和境外一流高等教育機構之間進行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加強與世界各大醫學團體、組織、協會的聯系。
三要把教育標準作為主要內容。加快建立中醫藥教育國際標準體系,包含教育宗旨及目標、教育計劃及方式、學生考核、教學人員、教育評估、教學資源及教育管理等。
要利用好中醫藥這種東方智慧,走實干擔當之路,助推中國解決世界難題。
一要始終堅定信心,讓中醫藥為人類的健康、繁榮、繁衍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要不斷發掘中醫藥的潛力。加大對寶貴中醫藥遺產挖掘、整理、利用和開發的力度,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讓中醫、西醫優勢互補,為解決新、疑、難、重疾病提供更多新型治療方法。
三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探索建立群眾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中西醫相互補充的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持續加大援外醫療力度,積極在海外建立中醫藥中心,將中醫藥和中國生產的醫藥產品進一步推向世界,惠澤全人類。
要利用好中醫藥這塊寶貴資源,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助推中國創新體系建設。
一要將“產”放于市場。中醫藥企業要積極創新經營模式,穩步提升盈利水平,持續加強品牌影響,全力打造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的中醫藥產業集團。
二要將“學”貫穿始終。要努力探索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不斷加大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推動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有機融合,建立健全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機制,鼓勵中醫藥院校培養、留住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
三要將“研”立在突破。加大中藥新藥研發,攻克疑難病癥,搶先發掘中藥新藥資源,搶先注冊中醫藥國際專利,搶占市場先機。要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體現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的科技政策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作書面講話指出,中醫藥走向世界,教育承擔著重要職責。“中醫藥文化+教育國際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將為我國教育國際化改革和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新思路,開創新局面。她提出,支持中醫藥高等教育國際化改革,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做用中國智慧解決世界難題的先行者;中醫藥院校走出去,做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探路者;全國中醫藥院校試建產學研跨區域協作共同體及其資源共享平臺,做中醫藥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排頭兵;中醫藥高等院校充分發揮校園平臺和師資隊伍優勢,做文化自信、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的引路人。
研討會圍繞中醫藥教育國際化、中醫藥產學研協同創新兩大主題進行了分會場研討。與會專家認為,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在落實“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中大有可為,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堅持走產學研協同創新之路,不斷加大現代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著力推進中醫藥國際傳播,開創中醫藥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時要加快中醫藥教育國際化試驗區建設,形成樣板經驗,盡快在全國建設若干個中醫藥產學研區域協作體和資源共享平臺。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國家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南昌)試驗區揭牌儀式。
研討會由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江西中醫藥大學、江中制藥集團聯合舉辦,江西省副省長李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王笑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院士,國醫大師劉敏如,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新陸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