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前會診。

手術中。

在手術前,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醫生薛云皓為緩解小患者的緊張情緒與他一起合影留念。

手術后,小患者被醫生抱出手術室。

病房里,看到逐漸恢復的孩子,家長們都非常感謝這次的志愿者醫生們。

家長向醫生表達深深的謝意。

北京兒童醫院醫生齊宇潔為當地醫生講解新生兒急救知識。
小貢措(化名)是一名初三學生,從小左手就多了一個指頭,這讓她的花季有點不一樣。前幾天接到村里的通知,說可以接受免費治療,貢措就像做了一個美麗的夢。
術中,醫生為她量身打造了適合她的“傷口”形狀,一針一線的修補都經過深思熟慮,即使有一些痕跡也是可以無視的疤痕。
做完手術躺在病床上的她,告訴記者,再過一段時間就要中考了,她長大后要當一名幫助別人的醫生。她特別感謝醫生們給她的生活帶來希望。
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幾天,記者跟隨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的志愿者們以及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以及上海、重慶、拉薩等市的30位醫療專家,來到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及解放軍955醫院,開展“愛在昌都,杏林送暖”主題公益活動。志愿者和醫生們陪伴一群特殊的孩子,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
昌都特殊的高原氣候導致該地區兒童手足畸形患病率高,但因當地醫療水平、經濟條件等原因,孩子們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也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這群特殊的小朋友,喜歡把小手緊緊藏在袖口里。有些小朋友變得敏感、膽怯,異樣的眼光、議論變成了無形的傷害,成為籠罩在他們的生活中的陰影。
及早接受治療,可減少孩子們的負面記憶,有益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
面對這樣的特殊孩子,醫生們通常用“哄”的辦法,先讓孩子放下戒備心,再和家長溝通手術方案。
小金措(化名)告訴記者,手術中,醫生和護士握住了她的小手。手術后,爸爸一如既往地用他粗糙的大手握住了女兒的小手,而再過不久她的小手就可以張開擁抱這個美麗新世界了。
該公益活動發起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介紹,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他2017年牽頭組織開展了昌都市手足畸形患兒免費救治活動。
據介紹,造成先天性多指(趾)并指(趾)畸形的因素,極其復雜。在孕期,可以通過超聲以及胎兒鏡等來早期診斷,從而減少畸形兒的出生。
“已經是第二次來到昌都了,這次來之前我們做了許多準備,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些孩子的‘畸形’都解決好。”來自北京積水潭的骨科醫生薛云皓說。據了解,此次活動在前期初步篩查中患有“手足殘”的患兒為264人,具備手術條件的近100人,醫生們已針對符合條件的孩子開展數天的集中治療,今年10月還將再治療一批。
林劍浩代表專家組表示,“自2015年以來,多次來到昌都,團隊中有很多成員是全國一流的臨床醫生,我們一定把對青少年兒童的關懷傳遞下去,讓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本報記者張丹攝影報道。(來源:健康報,2019年06月27日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