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羅乃瑩) 5月2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中醫藥主題日啟動儀式暨第四屆海外華僑華人中醫藥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機構與來自日本、秘魯、比利時、安哥拉等國家的相關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中醫醫療、旅游、科研和產品等領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就中醫藥國外發展情況及展望作主題報告。
第四屆海外華僑華人中醫藥大會主題報告中,專家圍繞中醫藥服務貿易領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進行交流,介紹了大數據在中醫藥創新中的應用、匈牙利中醫立法進程及發展態勢等。大會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
本屆京交會于5月28日開幕,其中,中醫藥服務專題圍繞“智慧生活、科技中醫”主題,以智慧科技成果、人工智能產品、創新特色領域為主角,展現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新成果。核心展區通過“中醫服務開啟全新生活方式”“現代科技助力中醫藥服務貿易”“中醫藥服務承載新的社會責任”3條主線,重點展示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和藥物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中西醫協同實施重大疾病科研攻關新成果,展現中醫藥服務貿易新面貌。南擴展區重點展示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器械及產品、中醫藥特色康養小鎮、道地藥材、中醫藥精準扶貧成果等,同時還設置了公眾中醫藥服務體驗區。
首日,中醫藥展區共接待約3500人次參觀、約850人次體驗、約200人次洽談。美國、加拿大、法國、印度、菲律賓等多國參展代表前來參觀洽談。
2012年以來,京交會中醫藥版塊已經成為京交會的特色和亮點,“中醫藥服務專題”曾多次獲評京交會“最佳專業展區”。此次京交會中醫藥服務專題展示將持續至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