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各地扶貧  
      郵箱 微信
       
       
        (各地扶貧)  
      首頁   中央要聞工作動態 國家政策
       
       
      各地扶貧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規劃財務司 > 中醫藥扶貧 > 各地扶貧
      “獨斗”變“團斗” 湖南造血式扶貧有大格局
      時間:2018-07-04 12:21:48

        視覺中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譚曉風指導油茶生產受訪者供圖

        “科技特派員是科技扶貧的絕對主力,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當前湖南如期脫貧的任務仍很重,還有37個貧困縣要脫貧摘帽,216萬貧困人口要脫貧??萍挤鲐氁?lsquo;加碼’,就急需想辦法進一步釋放科特派等人才在科技扶貧上的更大潛能。”7月2日,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童旭東向科技日報記者講述了湖南的脫貧壓力,也透露了該省在被譽為造血式扶貧的科技扶貧上的大格局。

        打造團隊式扶貧新模式

        不久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譚曉風作為科特派被“劃”入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邵陽縣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譚曉風的到來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盛夏陽光充足,是油茶生產的最佳時節。他指導農戶給油茶增加枝干光照面的一個小舉措,就有助油茶增產30%以上。

        然而,發展產業,不能只局限某個環節“單點突破”。服務團還針對當地現有加工企業油茶精煉能力不足,茶果出油率低、油品雜質較多等問題,在團里“打包”了相關專家。

        這只是湖南省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中的一個縮影。

        童旭東介紹說,該省瞄準貧困地區發展中尤為突出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問題,2005年啟動實施了科技特派員計劃,2014年又啟動“三區”科技人才計劃,還打造了以科技創新支撐精準扶貧為主線,以科技人才撬動、特色產業帶動為抓手,以實現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綠色宜居鄉村建設為目標的科技精準扶貧“123”模式。

        一系列舉措成效良好。以湘西為例,2016—2017兩年,全州共選派科特派534名,解決產業難題6000余項,實施科技項目345個,總投資3.2億元?,F在,全省每年在崗有5000余名科技特派員和近1000名“三區”科技人才,實現了對全省51個貧困縣的全覆蓋。

        “我們要打造團隊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對口扶貧模式,建立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科技副縣長、科技特派員的立體、多層次科技扶貧幫扶新機制。要實現服務團在貧困縣的全覆蓋,科技特派員在貧困村的全覆蓋。”童旭東說。

        把適合的人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實行團長負責制和目標責任制,委派科技副縣長為團長,科技特派員為主體,每個科技兵團至少包含5名實用型技術專家。成團后,服務團將有幾個“人設”:縣域經濟發展及政策咨詢智庫;特色主導產業關鍵技術集成攻關和先進實用技術推廣的技術團;本土科技管理和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團;創新創業、專業咨詢、企業孵化平臺。

        行動剛全面打響,部分服務團就有了出色業績。

        永州雙牌縣今年4月成功脫貧摘帽。這里面,就有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省農科院等7家院所高校、24名科特派的辛勞。

        雙牌縣是該省率先啟動試點服務團的縣市。團長李雄帶隊,量身為當地打造森林土雞扶貧產業,建立了“特色養殖+特有品種+獨特地理區域”的優勢品牌基地,注冊了“雙牌森林土雞”商標,通過產業化,僅去年一年,就帶動6000余戶貧困戶加盟,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雙牌縣惠及面最廣的產業。

        在童旭東看來,這樣的佳績得益于科特派人才“選秀”的長期積累。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選秀”,把最合適的科技人才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湖南省科特派選擇有三原則:選前調研,列出人才需求清單;采用“市場主導、雙向選擇、供需對接”的人才選派模式;“不拘一格用人才”,從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的“科班”人才,到農村“田秀才”與“土專家”,不分“派別”,只要“實用”。由此,十余年時間,建立了一個接得地氣、能精準助力不同貧困縣科技產業發展的科特派“朋友圈”。再“分組”成團,自然易出成效。

        點面結合整合各方力量

        “與單個科技特派員服務駐點單位模式相比,成團選派更具有優勢。從點對點幫扶,到點面結合,可短時間內整合各方面科研力量,科學配置科技資源,提升工作績效。”瀘溪縣服務團團長周書棟說。

        事實上,在湘西瀘溪縣服務幾年,周書棟早察覺到了一種變化。

        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村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戶不再滿足只學技術,更希望獲得產業發展規劃、多學科技術支持和新品牌營銷理念。“他們的思想在變化,科技服務模式也要更高效和實用。服務團的啟動,順應了新時代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需求的改變,來得正是時候。”周書棟說。

        有此體會的不止周書棟一個。邵陽武岡市服務團團長卞建明,圍繞當地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際,引進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畜禽養殖、肉品加工、生物醫藥等業務。項目投產后,帶來了每年三十多億的新增產值,帶領上萬貧困人口持續脫貧。

        目前,該省已在51個貧困縣組建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形成新型經營主體1000多個,向貧困地區推廣實用新技術、新品種5000多項。

        給“巧婦”找來“下鍋米”

        湖南省農科院專家劉芳清、劉詠紅、周克艷組成的“三區”科技服務工作隊,來到祁東縣鳳歧坪鄉后,就圍繞當地脫貧產業開設起“田間課堂”:槐米栽培技術培訓、優質烏骨雞養殖技術培訓,槐米養蜂技術咨詢……在“三劍客”傳道授業下,目前他們重點服務的清華山村,已培育了一支本土創新創業隊伍,發展了槐米種植300畝,林下生態養雞2016年就達兩萬只,每只純收入在60元左右。

        這是湖南科技扶貧的“頭號工程”——人才技能培訓服務,重點實施村骨干人員培訓,打造本土人才隊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支持科特派扶貧,湖南省科技廳在縣域經濟創新引導專項中,每年撥出近3000萬元設立科技扶貧專項,支持貧困地區產業培育;設立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工作專項、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星創天地建設和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等專項,累計科技扶貧資金4.2億元;為貧困地區爭取國家各類科技項目資金達2億元;在全國率先投入啟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縣項目。

        在這些支持下,大湘西貧困地區服務團組織了200多萬茶農投身黃金茶和黑茶產業,已幫助當地實現脫貧。其中,古丈縣服務團推動當地茶葉產值從2015年的4億上升到2017年的7.8億,產值接近翻番。派駐郴州宜章縣的“葡萄教授”石雪暉,利用其研發的三種間、套種技術模式,幫助當地實現年新增果蔬總產量215噸,平均增長12.6%,新增銷售收入240.13萬元,新增利潤總額149.84萬元。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香蕉精品一本大道在线观看| 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试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污视频app网站| 国产720刺激在线视频| www.黄色在线| 大胸妈妈的朋友|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朝鲜女**又多又黑毛片全免播放|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色先锋影音资源|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丁香九月月小说图片区|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男女污污在线观看| 四虎免费影院4hu永久免费| 黄色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awazliksikix小吃大全图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性xxxxx极品娇小|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色妞bbbb女女女女|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2020国产在线|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xxxx69hd老师|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