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品種是指具有顯著或確切的臨床療效,能滿足臨床需求,科技含量高、中醫藥特色顯著,所占市場份額較大的中成藥品種。針對隴藥產業基礎薄弱、缺少大企業帶動的難題,甘肅省出臺新政,將打造一批隴藥大品種、大品牌、大企業,提升隴藥綜合實力——
對于中藥材資源大省甘肅來說,如何破解“產量大省、資源小省”的產業困局,是當地政府和企業近年來一直探索的課題。
甘肅省政府近日出臺《關于支持隴藥大品種大品牌推動龍頭企業發展政策措施》,提出將以培育隴藥大品種為切入點,打造一批隴藥大品種、大品牌、大企業,支持隴藥產業聚集區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提升隴藥綜合實力。到2020年,培育2個到3個單品種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5個到8個單品種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以上,15個到30個單品種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隴藥大品種。
“過去過度強調甘肅省中藥種植面積和產量、品質,但是單靠種植優勢,產業鏈非常短,洗洗泥、扎個捆就出售了,實際上中藥材最大的價值沒有留在甘肅。”甘肅省隴藥產業協會會長、蘭州和盛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祥表示,甘肅中藥材種植面積很大,但是產業基礎薄弱、缺少大企業帶動。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甘肅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0多萬畝,產量110萬噸,位居全國前列。與資源優勢不匹配的是甘肅中藥材產業“發育不良”。數據顯示,2017年甘肅隴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僅118.39億元,不到國內一些大型藥企一家的收入。其中,甘肅省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藥企僅有2家,全省中藥材初級加工量和制藥企業使用量仍然不足藥材總產量的30%。
“在醫藥產業中,大品種是成就大企業的核心,隴藥產業最大的短板正是缺少大品種。”夏祥認為,要發展壯大一個省的醫藥產業,只需要幾家企業做大,就能帶動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同時也能帶動產業鏈上的前端和后端一起發展。“所以,我們現在提出一個邏輯,就是要用大品種來帶動大企業,用大企業抱團形成大產業。”
為此,甘肅將建立大品種大品牌獎勵機制。從2018年起,對單品種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且增幅5%以上的一次性獎勵300萬元,達到5億元至10億元且增幅30%以上的獎勵200萬元,達到3億元至5億元且增幅30%以上的獎勵100萬元,同一企業有多個品種符合獎勵條件的,按照單品種最高額度獎勵。
甘肅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了把此次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甘肅將建立大品種動態培育機制,遴選、公布大品種培育目錄,重點扶持省內企業生產的生物制品、中成藥、化學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醫療器械、中藥農藥等品種,對臨床療效確切、質量安全、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品種和有市場潛力的獨家品種,列入大品種培育計劃,并實施動態管理,及時調整、增補品種目錄。對單品種年銷售收入連續3年負增長的,經綜合評估后退出大品種目錄。
同時,甘肅將把列入大品種培育目錄的產品全部納入省內城鄉醫保目錄,并加強與天津、福建、山東、廣東等東西部扶貧對口支援協作,對接中醫藥產業合作,爭取將隴藥大品種列入其省級醫保目錄,爭取通過加大工作力度,支持隴藥大品種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
“和盛堂的當歸腹痛寧滴丸、潔白膠囊兩個品種此次列入了大品種目錄,我們對進一步拓展市場抱有很大的信心,因為這兩個產品都是療效確切、臨床上患者非常認可的產品。”夏祥表示,和盛堂過去幾年保持了年均5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次也被列入隴藥龍頭企業培育范圍,在這個政策帶動下,中藥企業也迎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